三千三百岁 他满身是花椒粒

今天加更一篇,实在是因为新茶季,喝到思维奔逸。

从碧螺春头采到龙井头采到猴坑猴魁,现在临沧的昔归无量山的茶也都来了,吃了那么多细糠,得奉献点好玩的东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讲慕容家族的诞生,提到一个甲骨文的故事引发了热议,北京还有朋友立刻去了考古博物馆看妇好墓的文物,更多的朋友开始追《悬镜》那个片子,就应邀写一篇商墓考古的文字。(所引用图片和文献资料均来自各大博物馆和正规出版发行物,不是小道消息。)


首先怼一下好多平台上有的博主拿的号称“西周帝王墓葬出土”的东西,中国考古记载,迄今为止、这类东西不存在。


一是西周墓葬传统是“周王不封不树”,二是历史上兵荒马乱的时候,帝王墓葬中的大量金属器皿是武器和财富的来源之一,被各类盗墓贼疯狂觊觎,咱们熟悉的王家盗墓团伙就有曹操的摸金校尉和后赵的石虎一家子。


所以,迄今为止考古还没有西周时期帝王墓的发现。大部分西周物件是诸侯及以下级别贵族墓葬出土的。


现今发掘的西周墓葬总数近2000座,分布在陕西省西安、扶风、岐山、宝鸡,河南省洛阳、浚县,北京市昌平、房山以及长江下游地区。


考古发现的西周墓葬,包括灭商以前的周人墓葬,大体上可划分为3个时期:


第一期是灭商前的周墓,即所谓先周墓葬。现已发掘的这种墓葬都是小型墓,大都随葬1件陶鬲,或1鬲1罐,极少有青铜礼器。


第二期为西周早期,所出的青铜礼器器形和商代晚期的相似。随葬陶器的组合主要为鬲、簋、罐。年代上起自西周初年,下限约在穆王时期。(就是那个骆驼引路、西行碰见了西王母的穆王,他的时期工艺很厉害,有类似今天人工智能级别的机械人偶的存在


第三期为西周晚期,所出青铜礼器在器形、花纹上有显著的变化,觚、爵、尊、卣等酒器几乎绝迹,出现壶、盘、匜等新的器形。随葬陶器组合为鬲、豆、盂、罐。盂是典型的晚期器物,其他如鬲、罐、豆在器形上也有所变化。年代约自穆王以后到西周末年。


图片


其次,来聊聊墓道的事儿,好多朋友是资深鬼吹灯盗墓笔记爱好者,常动不动说“亚”字型墓道就是大墓,听说哪哪哪个墓是亚字形,去看个十三陵也要研究是不是“亚”字,这个就是刻舟求剑。


《悬镜》里面也有个墓坑,那个好像也不太“亚”。


“亚”字型墓道长下图这样。

此型墓始见和仅见于商代。亚字形大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墓道。

图片
殷墟侯家庄西北冈王陵区发现的此型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墓室面积约333平方米,加上墓道,总占地面积达1800平方米,墓深亦达15米以上。西北冈王陵区(2010年)迄今已发现8座此型墓。

这个传统从哪里来,从商王“巫王合一”的历史背景里面来。

咱们还是从最稀有宝贵的文字资料里找答案,看一个甲骨文。“巫”和“贞”字。

图片
“巫”这个字的诞生,是十字交叉排列的蓍草,(百度说是“竹签两根”、接近臆想)。

蓍草是商周时期用于占卜的,其方法在《周易》中有记载,六尺长的蓍草通过排列象征太极、两仪、三才等,反映古代人类对自然的理解。


这个植物是菊科的,非常长寿,今天在野外还可以遇见。


   “蓍”来源于“耆”,就是六十岁的意思,《博物志》云:“蓍一千年长三百茎,植株够老,所以能知吉凶。”

图片


商代关于蓍草占卜的记载不多,但是看西周的文字,就很成体系了。


 《周易 系辞上》: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左传》记述占卜的地方更多,谓之“蓍筮”,特别是发动战争时更是不卜不出征。


诸侯娶妻时也要占卜,比如晋献公娶骊姬时就占了两次,用龟甲占,“卜之不吉”,用蓍草占,“吉”,晋献公听从了蓍草占下的结论,结果是娶了骊姬乱了晋国三代,当然也因此成就了晋文公。


晋国的历史就是因为一次蓍草占卜的结果彻底改写。


诗经里还有一首诗记录了一场历史里的变故。


 《诗经 曹风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冰冷的泉水流泻,浸泡着谷草。长夜里我伤心叹息,想念周王的京城。

冰冷的泉水流淌,淹没了萧草。长夜里我伤心叹息,想念周王的京城。

冰冷的泉水流淌,淹没了蓍草。长夜里我伤心叹息,想念周王的京城。

茁长茂盛的禾苗,绵绵细雨滋润着它们。

四方诸侯拥戴我王,都靠郇伯的辛劳。


《诗序》云:“鲁昭公二十二年,周景王死,太子寿先卒,王子猛立。王子朝欲篡位,杀王子猛,尹氏乃立王子朝。乱发后,晋顷公命大夫郇伯攻周,杀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至此,平定了周王室的五年之乱。


据说此诗就是记述此事的。


周王室不得宁静, “天下”自然混乱,谷草、萧草、蓍草,这些生长在山坡草地的植物浸泡在了冰冷的泉水里,不得生长。

那时候关乎国家命运的 “草”,一种是吃的粮食,一种是占卜用的,哪一样都不可或缺,“草”生不逢时,民也难安其生,多亏了郇伯出头才挽救了周王室。


所以这个草超级重要,决定了“巫”的构架。


图片


从字体进化论我们可以看到,商周的巫字几乎长得一样,所以通过前面引用的西周蓍草占卜的历史文献,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商王的占卜策略。


“贞”这个字,就很特别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字表示的是一场占卜的整体行为,两个甲骨都来自妇好墓,是商王武丁亲自问卜,分别来问问他老婆打仗能不能胜利和生产能不能顺利的。

我们都能看到在最上面一行有一个“贞”字,类似一场占卜的标题语。


那这两个字型都和“亚”很像。

图片


能感受到,“亚”字是个能把“巫”或者“贞”装进去、安置好的容器。


所以商王的墓葬规格会有四条墓道,形成了一个“亚”字型,而这种墓葬规格只出现在商代(大概因为周王墓葬没有被考古发现过,不知道是否一样),是商代墓葬里规格最高的形式。


迄今为止的商代考古中,大部分是“甲”字型墓道,够不上“亚”的规格。


亚、只属于巫王。低一点等级的贵族拥有的墓道是“中”“甲”型。


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现在考证应该叫后母了,武丁另一个老婆)的出土墓只是个“甲”字形墓室,从形制上说,“甲”字形墓比“亚”字形墓低两个档次、比“中”字形墓低一个档次。


再举个例子,妇好墓旁有一个很传奇的墓,编号 “M54” 的大墓,去殷墟参观的朋友应该看看。

有三处很特别:

1、遍体鳞伤、俯身下葬;

2、3300年来 尸身部分肌肉组织保存完好,上嵌花椒;

3、拥有一只神奇的青铜手。


图片


这是一位35岁身高170cm的大将军,“亚长”,全身七处创伤,死于股骨被铜矛贯穿,花椒粒看来当时是治愈创伤的神药,也意外的给了尸身防腐的作用,他在战斗中失去了右臂,商王用当时昂贵的青铜为他打造了义肢,还浇铸出了满是神性的花纹。

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假肢。



图片


考古专家用 “锶同位素” 检测,发现亚长是远方部落的族长或者军事领袖,带着亲兵来投商王,最后战死沙场,从军事地位来看,亚长墓出土 7 把铜钺,妇好墓才 4 把,这可是商代是权力的 “金字招牌”,看来军事层面、亚长可不比妇好逊色分毫。都是战神的他们,在墓葬的地面部分也都共享同一个宗庙群。


位列战神,那么多陪葬品,但从他们两位的墓道形状我们可以看到,都是“甲”字型墓葬。


图片


图片


至于亚长俯身下葬的秘密、今天还不能解读,随着考古事业的进步,总有一天我们能找到匹配的文明痕迹吧,小编也会持续关注。


所以以后,当我们看盗墓笔记风格的小说时,再看到一个商代亚字型墓葬里居然出现了汉代的黄肠题凑棺椁,那就一边感叹作者考古知识丰富一边明白自己就是看故事好了,千万不要当真,更不要出门就想着考古捡漏或者以讹传讹、活成个神棍。


那只是小说。

图片

黄肠题凑 破坏环境


我就很钦佩真正的文玩人,真的文玩人前面这个“文”字挺难的,需要读好多书走好多路还要拥有成体系的知识储备。


若从此想玩的“文”一点,欢迎关注归暖阁!

一起喝茶赏器和读书,一起认真的疯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