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为秦汉时期在文书或物品拆封处,用印章拓在泥上留下封泥固定,防私拆保安全,在古代为通信的保密发挥了作用。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高清封泥图片
封泥和拓片
“齐都水印”封泥 西汉前206-8年
纵6.0厘米,横5.8厘米,高2.5厘米
孙鼎1979年捐赠
“齐走士丞”封泥 西汉前206-8年
纵3.0厘米,横2.9厘米,厚0.9厘米
陈器成1960年捐赠
“东安平丞”封泥 西汉前206-8年
纵3.0厘米,横2.8厘米,厚1.0厘米
陈器成1960年捐赠
封泥高清图片
秦汉古印之印拓和封泥
吴昌硕 明道若昧
赵古泥 无量寿
邓散木 三长两短之斋
来楚生 初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