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爸爸的日记
1
【导语】

在日常生活中,想必爸爸妈妈经常会用一些看似平常的话来评价孩子:
我讲了3遍了你还不会,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孩子!
这么件小事都做不好,我还希望你能做到什么啊?
别总是哭哭啼啼的,男子汉大丈夫哭算个什么事啊!
用意呢,无非是指出孩子暂时性的不足,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从而变得更好更优秀一些。可能用词有点过分,语气有点不好,但总的来说还是出于好意。
但对于孩子来说可不是这样。

像上面开心爸爸罗列的那些话,我们成年人听上去都有点不舒服,对于孩子来说更是这样,很多时候不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会因为“负面暗示”而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是笨的,是不好的,是不被爸爸妈妈喜欢的,从而逐渐失去变好的信心。
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爱之深责之切,难免会说出一些自己觉得没什么但却会伤害孩子的话。但能够意识到自己语言暗示对孩子的影响,这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而为了孩子,希望您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因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改变。
2
【负面暗示很可怕,这3句话永远都不要和孩子说】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认为是随口一说的话,但在孩子听来却是不折不扣的真实,并且会把这些评价内化为对自己的认识。
所以,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断地给他们进行负面的暗示,让他们逐渐相信自己就是爸爸妈妈口中不堪的样子,最终导致这些“暗示”变成了真实。
那么,哪些负面暗示对孩子影响最大呢?
否定类
否定类的暗示经常见,那就是在孩子做的不是太好的时候,爸爸妈妈直接忽略结果否定他们的能力。
比如孩子做题时错了几次,一句“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真笨”的负面暗示,就会不断强化孩子的自我认知,让他们觉得自己之所以做不对,真的是因为太笨了而已。而这种思想延续到其他事情上的影响会更加严重。

所以就算是孩子一时表现的不好,也不要直接就对他们全盘否定,多点耐心,拿起笔和孩子说,这道题目确实是有点难,我们可以再来算一遍。
毕竟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自己很笨。
贴标签类
接下来就是贴标签类,就是在没有全面了解的前提下,直接给孩子贴上一些负面的标签。
影响呢,也是会逐渐加深孩子对于负面暗示的认知,让他们逐渐把这些认知转化成为对自己的认同,一旦这种思想固定下来,再想改正的话就很难了。

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经常粗心大意做错题,爸爸妈妈随口的“你怎么老是这么粗心啊”的言语,就会在不经意间强化孩子的认知,时间一长他们不仅不会改正自己的这个缺点,反而会认为反正自己很粗心,题目错了那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这个时刻爸爸妈妈更应该做的是和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为什么会粗心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远比埋怨几句要有效得多。
威胁类
最后就是威胁类的负面暗示了。
这些话其实爸爸妈妈也经常会说,比如孩子哭个不停的时候,直接威胁他们说“你再哭就把你扔到门外去了”,在孩子为一件事情胡搅蛮缠的时候,直接威胁他们说“你再这样的话,我就不要你了!”等等。

说实话,威胁类的负面暗示效果确实是很好的,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但代价却是极大程度的伤害了亲子关系,以及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对他们的成长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实际上负面的暗示往往很“有效”,爸爸妈妈说出来大概率能够让孩子变好,但其本质还是爸爸妈妈缺乏耐心,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殊不知,每一个看似好用的教育方法,背后都有属于他们的代价,只不过这些代价都被孩子承受了而已。
3
【正面暗示很强大,孩子会越来越好,大脑发生惊人的变化】

与负面暗示相对应的就是正面暗示。
脑科学研究显示,我们的大脑可以被预言所改变,不断根据外界的需求调整神经的分配。
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是说,一个正面的暗示说得多了我们自己都会相信,都会不自觉的朝着暗示的那个方向去努力,直至最后让暗示成为现实。教育孩子也是这样。
想让孩子努力学习,就暗示他们你是个很自律的孩子,就算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也能主动地先把作业做完;想让孩子能够很好的接受失败,就暗示他们爸爸妈妈相信你,虽然这个挑战有点难,但你还是可以完成的,就算失败了爸爸妈妈也会和你一起想办法的;想让孩子变得有责任感,就暗示他们平时做家务的时候实在是太帅了,光是主动帮妈妈扫地这一项就能打败全国99%的小孩了等等。

事实上一个好的爸爸妈妈,就是孩子的捧场王。
在什么时候都能够给与孩子正面的积极的暗示,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自己能行,从而演变出强大的自信,唤醒强大的自己。
也许一次两次的正面暗示效果并不会太好,但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暗示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帮助,这样才能从思想到行动再到言语上,用积极的暗示,让孩子不断调整,从而迎来更加优秀的自己。
4
【最后】

暗示这个教育方法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对己也对孩子。
正面暗示是刀刃向外,帮助孩子突破桎梏,不断延展自己能力的边界;负面暗示则是刀刃向内,一点点的深扎进孩子的内心深处,让他们不相信自己更别提变得更好了。
而最终效果是什么样的,掌握权在爸爸妈妈手上。
那么您会怎么选择呢?您平时会和孩子说一些暗示意味的言语吗?欢迎留言来互动!
点亮【赞和在看】,一起交流学习。关注开心爸爸的日记,持续提供值得你阅读的好文,终身成长,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