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 宋 · 吴琚《寿父帖》(高清版)

图片


书家介绍


 吴琚(生卒年不详),字居父,自号云壑,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吴益子,高宗皇后侄。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以镇安节度使留守建康府,迁少保,世称“吴七郡王”。寡嗜好,日临锺、王帖以自娱。陶宗仪《书史会要》称“琚字画类米芾,以词翰被遇孝宗,大字极工。”董其昌评“琚书自米南宫外一步不窥”。著《云壑集》,刻《玉麟堂帖》。《宋史》有传。 

吴琚性淡泊好古,工诗词,尤精翰墨,孝宗常召之论诗作字。擅正、草,工行书,极似米芾,而自有峻峭气格。《江宁府志》云:“琚留守建康,近城与东楼平楼下,设维摩榻,酷爱古梅,日临钟(繇)、王(羲之)帖。”大字极工。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天下第一江山”墨迹,乃为吴琚所书,今六大字额仍存,佳书为名山增辉。其书法明显特点是酷似米芾,后人认为南宋著名书法家中,得米襄阳笔墨神韵者,应首推吴琚。


作品介绍


此帖为其行书代表作之一,乃淳熙末年为官襄阳时谈论宦途境况的一封尺牍。

《墨缘汇观》评为“初视之以为米书”。收于清宫旧藏《法书大观》册内,钤有清代安岐印章。


《墨缘汇观》

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安岐编著。正编四卷,法书、名画各二卷;续编二卷,法书、名画各一卷。正编法书著录始自三国魏钟繇《荐季直表》、西晋陆机《平复帖》,止于明代董其昌;名画著录始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隋展子虔《游春图》,止于明代董其昌。记载作品内容、纸绢,摘录题识、印章。所录宋代以前之画颇多考订。间有论及画家之笔墨或画法特色,可资鉴别真赝。续录一卷名画始自晋顾恺之书《洛神赋》并图卷,而迄明陆治《种菊图》止,凡121种,亦多名品。续编仅载标题,略记大概。两编所收书画大都为著者自藏,间有求售而未购之物。是书鉴裁精审而有卓见,颇资参考。


图片

▲ 宋 · 吴琚《寿父帖》

(48.9cm*32.9cm)


释文:

比总总附书,谅只在下旬可到。途中收十月三日手笔并诗,深以为慰。示喻已悉,襄州之行,非所惮也。不谓以常式辞免,就降改命。辞难避事,何以自文?不知阅古之意如何?今必有定论矣。十九日入京西界,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札子已具辞免,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若省札更迟数日,则已到襄阳。郢去襄只二百余里,江陵亦然。岁晚客里,进退不能,势须等候月十日方见次第。地远,往返动是许时,远宦非便,殆此类也。旅中灯下作此,言不尽意。余希加爱,不宣。十月廿日,琚上。寿父判寺寺簿贤弟。


图片

比总总附书,谅只在下旬可到。途

中收十月三日手笔并诗,深以为

慰。示喻已悉,襄州之行,非所惮也。

不谓以常式辞免,就降改命。辞


图片

难避事,何以自文?不知阅古之意

如何?今必有定论矣。十九日入京西界,

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

札子已具辞免,且在郢州境上伺


图片

候回降。若省札更迟数日,则

已到襄阳。郢去襄只二百余里,

江陵亦然。岁晚客里,进退不

能,势须等候月十日方见次第。地


图片

远,往返动是许时,远宦非便,殆

此类也。旅中灯下作此,言不尽意。

余希加爱,不宣。十月廿日,琚上。

寿父判寺寺簿贤弟。


图片

出品

墨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