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与其人祭方式

这条推送纯科普,没有一张吓人的图,请放心食用。 

1. 商朝族源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诗经·商颂·玄鸟》

这是殷商后代宋国祭祀其祖先武丁的乐歌。

emmm武丁,就是那个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老公。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有戎氏之女简狄吞了一枚鸟蛋,然后怀孕了生下了商的始祖契。所以商朝人以鸟作为氏族的图腾,商王的名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头上都有鸟形纹。

图片

2. 祭祀

吉、凶、宾、军、嘉,叫五礼。吉礼,作为五礼之首,实际上就是对天地、魂灵、祖先的祭祀之礼。(emmm不过在现代人眼里,祭祀俩字听着就和吉有点不相配)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

祭祀按照《说文解字》,就是以手持肉,奉神。甲骨文的“祭”字就是手拿一块汁水下滴的肉,表示以之供奉神灵的祭祀行为,可见在殷商时期祭祀的普遍性。

3. 人祭

这里我就不上图了,怪吓人的,中国考古博物馆里有一墙的颅骨(bushi

想起来上次和朋友去看的时候的对话。

我:你看这些应该是人祭 

朋友:怎么看出来的 

我:你不觉得表情过于狰狞了吗? 

走近了看到简介,果然就是人牲。

照理说很难看出颅骨之间的区别,但是还是能从空洞的眼窝和大张的嘴看出这些人牲的恐惧。

 根据祭祀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这些人牲的品类(骚凹瑞我没想到更好的词,或许商人也会觉得只是品类不同)、性别、数量以及杀人的方法也会不同。

1. 人牲的品类

按照文献的说法,享用人牲的主要群体是祖先和神灵。

祭祀男性祖先神主要使用“羌牲”“伐牲”

女性祖先神主要使用“女牲”、“妾牲”“姬牲”

  • “伐”就是砍了头的人牲,砍头也是商朝使用最频繁的杀人牲法,可能这也是中国考古博物馆能放满一墙的原因吧(bushi)
  • “羌”是被俘的羌人,甲骨文的字形里像一个羊头。
  • “妾”与“姬”指的都是女奴隶,其中“妾”指的是在脸上做了记号的女奴隶。

2.杀人牲的方法

伐:砍头以祭 

戮:剖杀以祭 

豉:击杀以祭 

刪:肢解以祭 

燎:焚烧以祭 

陷:土埋以祭 

沈:沉水以祭 

裂:刏人牲,取血以祭 

戠:曝干以祭 

胹:烹煮以祭 

1984年和1999年在安阳北岗和刘家窑北地都出土过装着人头的青铜甗(照片请自行检索),且颅骨钙流失严重,表明被蒸煮过(不过用于这种人祭方式的不叫人牲叫人殉)。

“以神为本”的宗教观念让殷商这个朝代总是带着点血腥感,祭祀坑遗址的图片完全契合我看《藏地密码》时对玛雅地宫里景象的想象,当然古玛雅人的人祭或许更为野蛮、血腥和愚昧,也导致了人口的急剧减少。

emmm总结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让大家都避免了成为人牲(bushi)。

参考

[1]李萌.殷商人祭文化与《诗经》祭祀诗中的人道与德治理念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18(06):87-90.DOI:10.13895/j.cnki.jimufe.2020.06.025. 

[2]史凌.殷商祭祀文化浅谈[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08):109-112.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