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宗周】咏西周頌壶拓本并跋

《咏颂壶》

西周遺頌壺,流轉歲月悠。

一入台北館,一藏國博樓。

高身橢方體,紋飾意未休。

波帶繞頸部,龍紋腹間留。

獸首銜環處,流雲映眼眸。

銘文述冊命,幽王事可求。

商賈司成周,賞賜恩義稠。

鑄器祭父母,善德千古留。

摩挲青銅銹,遙念古賢儔。


《頌壺銘文拓本题跋》

西周重器頌壺,傳世有二,其一器蓋俱全,庋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其一器身無蓋,原歷經趙之琛、錢水西、莫遠湖諸家遞藏,後歸山東省博物館,一九五九年調入中國歷史博物館,即今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也。


此壺高五十點八厘米,口長二十點三厘米,口寬十七厘米 ,呈橢方之體,侈口內折,頸長腹垂,圈足外撇,下有寬臺沿。頸側獸首銜環,獸首卷耳突目,鼻卷如旋渦,雙環遍飾流雲紋。頸飾波帶紋,間以簡化龍紋;腹飾雙身交繞龍紋,配以高浮雕龍首,側面亦有回首龍首,構成循環閉合之妙;圈足則飾垂鱗紋。其形制雖與河南新鄭瑞灣出土之交龍紋壺、陝西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之單五父壺相近,然各有異同,足見西周青銅器型制之豐富。


尤可貴者,此壺口下內壁鑄有銘文一百五十字。幽王三年五月甲戌,王於周人康宮昭王之廟行冊命之禮。宰引相頌,尹氏授冊命文書,王命頌司成周二十家商賈及新至者,其收入供王宮之需,並賜以華服、車馬等物。頌拜謝,獻瑾璋以表忠心。其後頌為祭享父母,鑄此尊壺,追念祖先善德,祈求福佑、官祿綿長、子孫永寶。


銘文所載,於研究西周政治、經濟、禮制皆有極高價值,足補史籍之闕。且其書法古樸凝重,筆力雄健,結體整齊而不失靈動,為西周金文之典範。摩挲此拓,恍見當年盛景,感嘆青銅文明之燦爛,謹識數語,以誌珍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