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于心灵 | 一笔一乾坤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碑帖经典 | 高清单字:绝笔封神!这才是超凡入圣的“人书俱老”境界!
中国文人史上最具个人魅力、最具文采风流、最具卓越成就的人是谁?
答案是:苏轼。
因为他是“诗神”!
他是“豪放派”词宗!
他是“坡仙”!
苏轼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各个领域都成为顶尖人物。
仕途领域,他是朝堂大名鼎鼎的名臣、清臣和能臣,政绩斐然。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文学领域,包括诗词文。他被誉为“诗神”。他是豪放派词宗,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书画领域,他是“宋四家”之一,是宋代书法尚意派领袖。他是首个画“朱竹”的画家,后人皆效法于他。
他于儒道释、茶道医术、厨艺饮食等无不通晓。猪肉顶级烹饪“东坡肉”,家喻户晓。
他的诗词文、书画碑等,虽被朝廷诏令全部清剿摧毁,但幸运的是我们依然可以瞻仰,这让我们想到那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苏轼不朽!苏轼的艺术不朽!
绝笔封神!
今天我们分享苏轼行书《江上帖》,呈现方式是高清单字,通过高清放大,让我们领略此作的神妙。
为什么说绝笔封神?
因为这是我们见到的苏轼最后的手札作品,也是我们见到的人书俱老的封神作品。
有一种书法境界叫“人书俱老”!
何谓“人书俱老”?
“人老”是什么?
年龄大了,老了。这只是表面意思。而更深刻更丰富的意思则是人的经历和阅历更丰富了。
风雨人生、坎坷人生、起伏人生、成败人生、冷暖人生等等,这些经历和阅历,无不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对生死、对名利、对成败、对荣辱、对得失等无不有所触动。
苏轼三次朝堂为官,三次外放迁官,三次贬谪流放,对苏轼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苏轼旷达、放达、通达的人生。
这是从正面评价苏轼,但反过来说:苏轼的诗词文章里从来没有愁苦烦闷绝望,他的字典里没有这些字眼,他的人生里没有这些情绪,所以他是“坡仙”,他在任何苦难的环境里都能享受逍遥快活。
这就是苏轼。
所以“人老”是什么?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人生不幸书家幸,写到沧桑字便工。
人的书法水平和境界与人生经历和阅历是一体的,要通过经历、体悟、释然、超脱等几个境界。
“书老”是什么?
“书老”简单点说,就是熟后生。技法纯熟,字法精妙,但不是为书法而书法,闭门造车,自己跟自己叫劲儿,愣憋是憋不出好书法的,愣创是创不出名堂的。
书无意于佳乃佳,这是技法与心法的双重修炼。
正如苏轼所说:
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妙。
这句话正道出“人书俱老”的至高境界。
洋洋洒洒地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我觉得:这是理解“人书俱老”境界的前提,专注于技法,是永远无法理解“人书俱老”的书法境界的,更不用说达到这个境界了。
呵呵!
苏轼行书《江上帖》,写出了自己的人生,写出了自己的书法。没有爱好心而是似漫不经心,没有布局设计而是任其自然。
苏轼行书《江上帖》,笔势欹侧,神采飞扬。雍容丰腴而刚劲含蓄,撇捺、点横、钩折等笔画如见其色彩斑斓。
笔法精致、精到、精妙而不做作、不拘束、不刻意,我以为,这篇是苏轼名副其实的封神之作。
偶然见到有评者说:苏轼此作,笔迹时见颤动,已出垂暮老态。
谬矣!大错特错!
苏轼此札,如屋漏痕,去平滑、光滑、油滑之病,正是“人书俱老”的超然境界。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呵呵!
另:苏轼行书《江上帖》,因古人句读不点,加之是行书,所以,识文断字如下,不知妥否?请方家指教。
——苏绍利《勺斋消日》
【简介】
苏轼行书《江上帖》,又称《邂逅帖》,9行,58字。尺寸为30.3cm×30.5cm,为苏轼行至金陵写给世交杜孟坚的书信。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轼启,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怀仰世契,感怅不已。辱书且审起居佳胜,令弟爱子,各想康福。余非面莫既。人回忽忽不宣。轼再拜知县朝奉阁下。
四月廿八日
苏轼行书《江上帖》高清单字赏析
二
苏轼行书《江上帖》分解版高清赏析
三
苏轼行书《江上帖》完整版高清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