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普门品》在经文最后的落款是:黄龙寺沙门道安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关于道安是不是此集字帖真实作者的问题,涉及到三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书写者王羲之,集字者道安和经文翻译者鸠摩罗什。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这三位历史人物的背景与时代:
1.王羲之(303–361):
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尊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他出身琅琊王氏(士族门阀),生活于东晋门阀政治鼎盛时期,与玄学、道教文化关系密切。
2.道安(312–385):
东晋高僧,中国佛学本土化的关键人物。他整理佛经、制定僧团戒律,提出“依国主而立佛法”,推动佛学适应中国社会。主要活动于北方前秦政权(苻坚时期)。
3.鸠摩罗什(344–413): 姚秦时期佛经翻译大师,原籍天竺(印度),幼居龟兹(今新疆)。后秦君主姚兴迎其至长安(401年),主持译经事业,系统翻译大乘经典如《金刚经》《法华经》等,对中国佛学义理发展影响深远。
我们再来看,《法华经》于姚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由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在长安译成汉语,《王羲之行书普门品》所用经文版本属于鸠摩罗什所译《法华经》第二十五品。
从以上资料可以得知,道安比王羲之小9岁,晚去世24年,从时间上来说,道安集王羲之的字没问题。
而鸠摩罗什比道安小32岁,在道安圆寂16年以后才开始主持译经工作,并在5年以后才译出《法华经》,所以道安不可能用鸠摩罗什版本的经文内容来集字。
由此推论,《王羲之行书普门品》的集字作者,并非道安本人,应该是后世托名所作。
可能是道安的名气太大了,鸠摩罗什推崇他是“东方圣人”,在当时有“弥天释道安”的美誉,所以《王羲之行书普门品》托名为道安集字更有利于流传后世。
虽为托名所作,但这并不影响《王羲之行书普门品》是一本书法水平极其高超的集字法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书法学习资料和文化财富。
到本期为止,《王羲之行书普门品》全部高清图片已完整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您能有所禆益。
在普门品最后有一段经文是这样写的:“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普门品的经文就算只是听到了都功德不少,那更何况能够颂读,抄写和供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