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寒露画竹

    石涛上人画过不少《墨竹图》,其中一幅又叫《翻风滴露图》。为什么又叫《翻风滴露图》呢?因为这幅图是在寒露那一天画的。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进入寒露,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大,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寒生露凝,晨雾缭绕。石涛上人要画出寒露时节竹的特征吧。

图片

清 石涛 翻风滴露图 1698年作

    图中一石把几棵竹隔开,前面的竹用墨较浓,后面的竹用墨较淡。从浓淡的比较中,能看出雾的存在。雾里看竹,能感觉到露的滴落,风的吹起。寒露的风是秋风,寒露的雾是秋雾。人常说,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通常秋雾过后是阴天。

    阴天,让人没精打采。读图中的题跋,会为之一振。题跋云:“或言竹叶有定法,否则不类,于是个个枝枝加以刻画,而生意尽矣。吾竹时取法于雪堂老子。夫画竹可以不节,尚有何法可拘?翻风滴露,观者正当得其生韵耳。时戊寅寒露日,清湘陈人大涤子济,青莲草阁。”钤“清湘石涛”“膏肓子济”“赞之十世孙阿长”“何可一日无此君”四方印。鉴藏印数枚。

图片

清 石涛 翻风滴露图题识

    法无定法。定法的存在,是一种限制,无形的捆绑,会生意尽失。特定的日子,画特定的竹,翻风滴露,得其生韵。明代徐渭题画云:“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栽。” 明代莫是龙《画说》云:“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

    是年,石涛上人57岁,仍在寻求突破。突破寻常,突破平淡,突破无味,突破种种限制,突破所有的框框,让季节的风吹醒自己,画出一幅有生意,得生韵的图画来。

    202368日写于南京半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