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精臨有所得


图片
点击上面“京師甲骨園地”关注我们


深研精臨有所得

——京師大學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學員賓組書體臨作展



京師大學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自創辦以來,始終秉承“甲骨文書法家要回歸甲骨”(王宇信先生語)的辦學宗旨,以賈書晟先生關於甲骨文書法學習三段論為理論基礎,深入學習,挖掘研究甲骨文各種書體的書法特徵,院内學員們在李潁伯、喬雁群等先生的帶領下,對殷墟甲骨文各類組逐次臨習攻取,取得了教研相長的良好效果。在過去的一個學期,研究院以賓組書體特徵的拓片臨摹為主題,進行了針對性的學習。為總結學員們的學習成果,研究院於近期舉辦了學員賓組書體臨作展。此次公號從學員臨作中摘取部分作品以饗讀者。



图片

圖1 虹作品


图片

圖2 虹作品

图片

圖3 李德英作品


图片

圖4 李德英作品


图片

圖5 張伍林作品


图片

圖6 張伍林作品



图片

圖7 張宏琴作品


图片

圖8 張宏琴作品


图片

圖9 郭世祥作品


图片

圖10 郭世祥作品


图片

圖11 李洪奇作品


图片

圖12 李洪奇作品


图片

圖13 宋麗華作品


图片

圖14 宋麗華作品

图片

圖15 曲亞麗作品


图片

圖16 曲亞麗作品


图片

圖17 宋樂燕作品


图片

圖18 宋樂燕作品


图片

圖19 李爭艷作品


图片

圖20 李爭艷作品


图片

圖21 劉欣作品



图片

圖22 劉欣作品


图片

圖23 芥子作品


图片

圖24 芥子作品



(整理編輯:宋樂燕、芥子)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京師甲骨書藝專業委員會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京師甲骨書藝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是由一批致力於研究傳播甲骨文書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專家和愛好者組成。在中國殷商文化學會關心下,依託于原輔仁大學校友會甲骨文書法研究室、京師大學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逐步形成了以挖掘、整理、研究、昇華甲骨文書法藝術為己任的國家级社團組織。委員會聘請了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王宇信,社科院歷史所學部委員宋鎮豪,社科院歷史所楊升南研究員,社科院考古所劉一曼研究員,曹定雲研究員,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導師葛英會敎授,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生導師秦永龍敎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黃天樹等專家學者為顧問。委員會在創始人賈書晟教授、李穎伯教授、張紹純先生、現任主任喬雁羣博士等先生的帶領下,長期以來始終如一地開展甲骨文書法的教育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先後組織參與了第一届華夏情甲骨文書法篆刻國際大展及研討會(2005,湯陰)、紀念YH127坑甲骨室內發掘70周年學術研討會(2006,南京)、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煙臺)、“孫詒讓杯”全國甲骨文書法大賽(2011,瑞安)、中國甲骨文書法高峰論壇(2013,杭州)、紀念孫詒讓《契文舉例》問世110周年國際甲骨文書法藝術大會(2014,瑞安)、“萬世師表”海峽兩岸甲骨文書法展(2016,上海)、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全國甲骨文書法篆刻展(2019,安陽)等一系列全國及國際性甲骨文學術研討與作品展覽會。在多年專注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2005年4月啟功先生策劃,委員會專家賈書晟、張鴻賓兩位先生編著的《漢字書法通解·甲骨文》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論及了對甲骨文書法的認識問題,是我國第一本論述甲骨文書法的教材。2017年10月,由委員會專家賈書晟教授主編、委員會同仁合力編著的《殷墟甲骨文書法探賾(三卷本)》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將甲骨學界在甲骨文斷代分期分類分組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甲骨文書法的教學和創作當中,對甲骨卜辭七個大的類組書法特徵進行詳細的分析,在甲骨文書法領域首開先河。為宣傳、普及、傳播甲骨文的相關知識,委員會充分利用所主管的公眾號《京師甲骨園地》,定期發佈有關甲骨文書法及甲骨學研究的最新資訊,包括甲骨文用字規範、學習心得、甲骨文書法作品等相關文章。同時面向社會以網絡、現場報告等各種形式開展“甲骨文書法入校園”、“甲骨文書法入社區”等社會公益活動,為促進甲骨文書法藝術的發展,傳播和弘揚以甲骨文為代表的漢字文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往期内容



甲骨文書法用字“雷區” 


(1)你冩對甲骨文的“見”字了嗎?

(2)“時髦”  ≠  “美”

(3) 拄杖者并非皆老人  

(4) 智慧如你,可掌握了真“知”?

(5) 隻=獲,你收獲的不祗是一隻鳥  

(6) 圣廓然非“聖”

(7) 庭中有 “嘉樹”

(8) “好”女直面大千 

(9) 發弩岂能不用“弓”

(10)“茍”字怎麽用,切不可苟且!

(11) 是公不是公,可别整“囧 ”了

(12)小心地雷,我的“天”!

(13)甲骨文有“國”字嗎?  

(14)莫把“成”字冩成“咸”

(15)甲骨文的“弘”和“引”……你冩對了嗎?

(16)新陳代“谢”不“尋”常  

(17)出奇未必制勝,“萬”勿貽笑大方  

(18)戴手銬何來“幸”福? 

(19)這个“相”字你冩錯過没? 

20)錯誤率最髙的“子”

21)“長”存戒心,勿踩地雷

22説“后”與“後”

(23)此“妻”非“敏

(24)“龍”字正

(25)旦復旦兮,日月昌明

(26)“虎”耶?“豹”耶?

(27)春節話“春”

(28)説“从”、“比”

(29)须辨“火”与“山”

(30)骨”“肩”之争

(31)“凡”“同”之辨

(32)“正”和“足”是異字同形嗎?

(33)究竟是“征”還是“圍”?

(34)說 “ 會 ”

(35)“農”?“晨”?

(36)似是而非且説“因”

(37)“戴”“異”之别

(38)莫將邊啚作畫圖

(39)“交”耶,“黃”耶,抑或“矢”、“寅”耶?

(40)“竝立”或“幷入”

(41)丑年不醜

(42)趣談“斗”與“鬥”

(43)夏日説“夏”

(44)爰耶?争耶?

(45)中秋話“秋”

(46)知“止”而後有定

(47)辨 “ 藝 ”

(48)有“如”似“訊”,明辨“奴”、“女”




知見

(1)淺談民間收藏甲骨-----------劉玉雙
(2)甲骨文“九十”合書例---------宋鎭豪
(3)卜辞ナ又説------------------陈煒湛
(4)談甲骨文“中”的觀念---------朱岐祥
(5)甲骨文中的《阿波卡獵逃》---蔡哲茂
(6)《在昔篇》在古文字書法學研究中的意義---靳勇
(7)甲骨文牽字説---宋鎭豪
(8)甲骨材質辨識---李愛輝
(9)研 “ 墨 ”---宋鎭豪
(10)漢字在歷史上的三次突破---黄德寛
(11)甲骨文的“身份”---喬雁羣
(12)甲骨文字的特徵---喬雁羣
(13)甲骨文字的考釋---喬雁羣
(14)認識常見甲骨文字---喬雁羣
(15)認識一些甲骨文常用字---喬雁羣


甲骨文書法瑣談
  



(1)甲骨文與中國書法
(2)请正确书写古文字——向书法家进一言
(3)一條求年卜辭的藝術特色
(4)漫議甲骨文的體勢變化
 (5)從一片甲骨看契刻者駕驭“書法”章法的能力
(6)敬畏先民,尊重受衆——再議甲骨文的體勢變化
(7)如何理解甲骨文書法?

(8)甲骨文書法學習的三段論

(9)闗於甲骨書兿發展的思考

(10)甲骨文的臨習技巧

(11)賞拓偶得

(12)學冩甲骨文,能“透過刀鋒看筆鋒”嗎?

(13)臨冩《大盂鼎》,引發對古人謀篇的蠡測

(14)淺談甲骨文拓片臨習筆畫形態

(15)簡化漢字給甲骨文書家帶來的煩惱

(16)聽啟功講故事

(17)不一様的車

(18)甲骨拓片臨習瑣談(一)
(19)甲骨拓片臨習瑣談(二)
















(20)甲骨拓片臨習瑣談(三)







(21)甲骨文賓組書體的文字特徵

(22)甲骨文賓組書體的筆畫特點

(23)甲骨文賓組書體的結構特點

(24)刀叢中尋覓  筆耕裏求索 ——學習甲骨文書法手記

(25)甲骨文賓組書體拓片賞析

(26)甲骨文賓組書體拓片臨摹實践

(27)甲骨文賓圓書體的文字特徵





概念 · 研討
 

識字 | 這些甲骨文字你認識多少?

號外 | 當心!甲骨文錯别字已經進課堂了!

觀點 | 沙曼翁甲骨文書法作品探源

觀點 | 闗於甲骨文書法前辈名家的作品真的可以照抄嗎?

研討 | 甲骨文拓片臨習心得

前沿 | 闗於甲骨學的思考和期待

研討 | 甲骨文書法創作誤區的探解

觀點 | 甲骨文書法“怪現象”

觀點 | 從《合集》12870拓片所想到的




資料 · 荐讀
 


資料 | 羅振玉《集殷墟文字楹帖彙編》(髙清全本)

資料 | 旅順博物館藏甲骨髙清彩版實物照片精選  

新書 |《符凱棟所藏殷墟甲骨》(附彩色圗版、拓片選)

新書 |《甲骨文書籍提要》(增訂本)

新書 |《殷墟甲骨文書法探賾》(全三册)

新書 |《夏商風俗》

新書 |《殷墟考古與甲骨學研究》

新書 |《繪園所藏甲骨》

經典 | 元趙孟頫臨史游急救章草書全册(髙清)

資料 | 卡內基博物舘舘藏甲骨

新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藏甲骨文拓》

資料 | 殷契之美奥缶齋甲骨藏品擷珍

荐讀 | 甲骨文集聨

荐讀 | 聚焦甲骨文大數據平臺  ——“殷契文淵”

新書 |《小山書印存影》

荐讀  | 師德高華潤桃李

荐讀 | 讀溫剛《甲骨文集詩》




甲骨文通識 

(1)甲骨文的發現

(2)以有涯之生啟無涯之學——記“甲骨四堂”之雪堂羅振玉

(3)文章不朽關風節 士行猶輝乃國維——記“甲骨四堂”之觀堂王國維

(4)萬苦千辛終不悔 為留老筆再生花——記“甲骨四堂鼎堂郭沫若

(5)鑿破鴻蒙真學士 至今傳說彥堂功——記“甲骨四堂”之彦

(6)茗飲南鄉當有詩 筆耕北國未曾閑——記甲骨學者唐蘭

(7)生如夏花之絢爛——記甲骨學者陳夢家

(8)考文周孔未生前——記甲骨學者于省吾


快訊 |“東方魔方”魅力無限


甲骨文書法應正本清源,返璞歸真宋鎭豪先生在《殷墟甲骨文書法探赜》新書發布會上的講話 

譲孩子們愛上甲骨文——科促會京師甲骨書藝専業委員會開展甲骨文進校園活動

慶百年華誕 抒愛國情懐

契文書新韻 桃李吐清香“甲骨文書法進校園”活動小記

甲骨文之友鬧新春(2021)

迎新年京師大學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師生交流展(2021)

致敬逆行者—京師大學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作品展

迎新年—京師大學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作品展(2020)

京師大学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學员臨習作品摘選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年全國甲骨文書法篆刻展開展


图片        

甲骨文之友微信羣


行有馀力,則以學文


歡迎加入,一路有你

        为方便甲骨文書家及學習者交流,本公衆號特建“甲骨文之友”微信羣,凡有志于甲骨文書法學習與研究者,歡迎掃碼入羣。欲进羣者可掃上面小微信二维碼,煩請小文核准後邀您进羣。添加小文時请發送“甲骨文之友”字様。





图片

京師甲骨園地

 長按二维碼闗注我們

京師大學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公衆號

 jingshijiagu2017

志于道 | 游于藝

    親近古文字 | 弘揚傳统文化

歡迎加盟,與您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