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一个形单影只的父亲(100之70)

你见过这样的画吗?一个小小的横卷,右边四分之三几乎全部画满,左边只有淡淡蓝色远山和几块青绿小石头;右边画面里青绿色的山石蕴含无限生机,山石之上是片片粉色落花。更令人意外的是:在这样满含春意的景致里,一位拄杖老者弓腰驼背立在临水的石坡上,他借着拐杖的力量才能站稳,却将目光望向那空荡荡的远方,望向那阻隔了自己思绪的淡蓝色远山。

图片

这是沈周的作品,一卷小小的横卷,纸本青绿设色,现藏南京博物院。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很少有这样主题的画,沈周必定是有自己的缘故吧。

公元1502年,沈周长子,52岁的沈云鸿去世了。这一年,沈周75岁,这可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晚年丧子是为人生大悲,更何况,沈云鸿极具才气,他在书画鉴赏和收藏方面有着深厚的学养和功力,而且他不以鉴赏收藏作为赚取钱财的手段和目的。有记载:云鸿好古书、字画,尤好收藏,遇异书、名画,往往倾囊以购。并且『所藏之书,校勘尤勤』

图片

这样的儿子必定深得沈周喜爱,父子二人在书画方面可以相互照应,更可以相互交流,同道之好加上父子之情,沈周与长子沈云鸿的感情,又岂是平常父子所能达到的呢?

可惜的是,儿子竟然亡故在年老的父亲之前,虽然也有了52岁的年纪,但对于一位75岁的老父亲来说,那可是一个年轻的、像春天一般的生命。

图片

两年后的暮春时节,病中的沈周一个人拄杖站立在溪水边,身后的树木已有浓厚的绿荫,在宣告夏天即将来临,而眼前是不会停下来的溪流,片片残红不仅落在山石之上,也随着流水飘向不知名的远方——又一个春天要结束了,站在流水边的沈周,是在感叹这匆匆逝去的春天和流水吗?还是想起了两年前离世的长子?

图片

一位孤独的、形单影只的老人,它此刻不是画家,也不是诗人,他只是一位父亲,一位已经看懂人世沧桑,历经各种生离死别的老父亲!

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人散酒阑春亦去,红销绿长物无私。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日鬓如丝。

图片

山空无人,水流花谢——沈周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