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书风|肩水金关汉简书法精选

图片
肩水金关遗址



《渭城曲》、《凉州词》令阳关和玉门关名传千古,但在河西走廊,还有一处尘封千年不为人知,历史影响力却绝不亚于阳关和玉门关的边塞重镇——肩水金关!

西汉王朝控制河西走廊后,打开了通往西域之路,并阻挡了匈奴与青藏高原羌人的连合。在河西走廊北面,汉匈被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隔开,在合黎山与马鬃山之间有一个豁口,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由此穿过,流向北面广袤的居延地区。这个豁口,为汉军北上居延、匈奴南下河西的唯一理想通道,地理位置极其险要,肩水金关便“卡”在通道之上。

肩水金关属张掖郡。作为居延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南北“双核”之一(北为悬索关),肩水金关沿弱水而建,为“一关三城”格局,由北至南依次为肩水金关、地湾城、东大湾城(肩水都尉府)和西大湾城,既互为策应,又借助长城连成整体,并利用弱水形成的天然地理优势,“以关为锁、锁控漠北、卫戍河西”

自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设关至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肩水金关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后随朝代兴亡,版图变化,肩水金关时用时废,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1930年,中瑞西北科考团瑞典考古学者贝格曼在肩水金关遗址发掘出汉简850枚(“居延汉简”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1971至1973年间,肩水金关遗址再度出土汉简11577枚,其中包含大量的出入关文书、军事屯戍记载及涉及西北边塞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社会、民族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学术界引起巨大轰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肩水金关汉简包含了数量众多的纪年简,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其中以西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共105年间的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可见这一时期是肩水金关最为兴盛的时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肩水金关汉简数量惊人,书者众多。其书体之完备、风格之多样,技法之精湛,水准之高超,堪称书法艺术宝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重大的研究意义。肩水金关汉简书法以隶书、草书为大宗,其中不少堪称经典,足为后世范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