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活冻死的大明第一才子,《永乐大典》编纂者,草书竟让张旭、怀素黯然失色!

三余字画 三余艺术 2023年07月28日 17:38

说到明代有才之人,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唐寅、祝允明和徐祯卿。不过,与这几位相比,有三个人更上一层楼,他们就是解缙、杨慎和徐渭。这三人分别生活于明代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上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图片

尤其是解缙,他的才华令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三代君主叹服,还参与编撰了《永乐大典》,而在书法上,他也是直追晋唐,不逊古人。解缙,缙绅,号春雨,洪武二年(1369年)生于江西吉安。解缙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据说他五岁时便能开口成诗,刚过十岁就已经熟背四书五经了。

图片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解缙受到重用,不仅一路做到了内阁首辅的高位,还担任《朱元璋实录》《文华宝鉴》《永乐大典》的编纂官,实现了圣人所说的“立言”。朱棣曾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可惜后来君臣反目,解缙也落得被埋雪中而死的下场。

图片

解缙书法常被忽视,但他却是一位实力超群的大家,尤其在草书一门,深刻影响了后世徐渭、王铎、傅山等人。在他活着的时候,作品就已经字字千金了:解春雨才名噪一时,而书法亦称之,能使赵吴兴失价,百年后寥寥乃尔。”这就是说,哪怕是赵孟頫也要避其锋芒。

图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解缙一件草书真迹《自书诗卷》,它的奇崛精熟堪比张旭、怀素。此帖横472厘米、纵34.3厘米,共75行、389字,写于永乐八年(1410年),内容为自作诗七首,由于处在贬官期间,此帖情感饱满、挥毫纵逸。

图片

在卷末,书法家王穉登跋道:“解学士书法纵放,诗亦淋浪,往往有苍鹘脱鞲之气。此卷盖其左迁及归田时作,故尤悲情感叹,扼腕不平,所谓借此以泄其块垒者耶!”书法史上,那些传世经典往往诞生于情感最饱满之时,《自书诗卷》也不例外。

图片

解缙主要取法于“二王”、智永、张旭、怀素、苏轼、米芾、赵孟頫、詹希元等人。此帖起笔藏露兼用,侧锋入纸后调为中锋行笔,全卷中侧轮替,笔画中既有侧锋之灵巧妍美,又有中锋之劲健挺拔。《自书诗卷》笔速迅疾,绞转圆滑纯熟,圈眼处理大胆,线条曲折多变。

图片

牵丝引带、一笔数字,粗细对比明显,细处如游丝而不虚飘怯弱,而是有张力感,健爽利。以纵取势,竖画纵向拉长,收笔悬针出锋,解缙解释自己的笔法为:中间复笔、覆笔、返笔之妙,付有识者自辨之”。《自书诗卷》章法疏密有致、一气呵成,极尽奇崛诡巧之能事。

图片

解缙精研晋唐宋元名家笔法,作品不仅出规入矩,又有文人才子的书卷气和多情,是草书史上的一朵奇葩,《自书诗卷》是他最经典的草书法帖。

图片

而今,我们将这卷《自书诗卷》原作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1:1复制,笔画、墨色自然灵动、纤毫毕现,配以纯手工装裱,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