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理性认识八大山人的绘画表现精神,切勿盲目 “过度” 追捧

尚道书画院 2023年08月02日 12:18

图片

图片

前不久,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建馆60周年系列展,其中有关八大山人的展览,是很重头的一部分。

近些年,艺术界对八大的追捧,愈发狂热。

然,笔者对此现象,却颇多顾虑。

八大山人是清四僧之首,是个笔墨有高度且有代表性的杰出的书画家,这一点是历史公认的,是不容置疑的。

但近三四十年被过度追捧也是客观存在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叛和讽刺精神。这正和近几十年西方渗透我们的"文艺作品不是唱赞歌的工具″的反叛思想风靡有本质的联系。

图片
但今人学习八大,切不可盲目。
清代画家石涛对八大赞赏最多 ,但两人画风却有极大不同,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源于两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八大和石涛都本姓朱,都是和尚,且都是明皇后裔。但在人生态度上,一个主动融入社会积极生活,一个反叛且孤冷;画面上,一个注重染,一个重注笔,一个繁密淋漓热情鲜活,一个荒寒孤冷奇特洒脱。
后来者赵之谦,吴昌硕 ,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等均学过八大,对其笔墨大加赞赏。但他们没有一个去学其荒寒清冷和反叛怪诞的画面氛围的,相反他们的作品都充满生机,热情朴质。
图片
书画的笔墨高度和气场、气息、气韵是两码事。笔墨高度再高,荒寒清冷、反叛怪诞也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这一点没什么可质疑的。
艺术工作者是感性的,不感性很难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但也要理性的看待历史人物的价值。学什么,不学什么,哪好,哪不好,要清晰,不要盲目崇拜和跟风。
今人难有八大那样的人生遭遇,亦很难有极高度的共鸣。是以学习八大,当学其笔墨,却要有今人自己的内涵与精神。
图片

                              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

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

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

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

这就是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

八大山人能诗,书法精妙,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图片


八大山人干擦而能滋润明洁。

所以在画上同是“奔放”,八大山人与别人放得不一样,同是“滋润”,八大山人与别人润得不一样。如画鱼、鸟,曾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其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僧时属早期,署款“传綮”、“个山”、“驴”、“人屋”,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


图片


画面比较精细工致,劲挺有力。

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鸟多栖一足,悬一足。

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

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

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

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

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

他在题黄公望山水诗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与宋山河。表现出他的民族意识。

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和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绘画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一点,不落常套,自有创造。

他的大写意,不同于徐渭,徐渭奔放而能放,八大山人严整而能放。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巨匠,莫不受其熏陶。

学者黄锦祥赞其:“笔笔精奇妙不言!”评论家王进玉说:“如果你真正读懂了八大,你会发现虽然扬州八怪风貌各异,且成就非凡,但他们加在一起却终究抵不过一个八大。”


图片


八大山人的诗文因其古怪幽涩的格调而充满了神秘性和讽刺性,向来为人所费解。

总的来说,八大山人57岁以前所有书画作品上的题画诗文,总体特征和倾向是借书画抒发自己的遗民思想、人品气节,往往将禅家遏语和历史典故杂糅在诗文之中,因而诗文隐晦曲涩。如《传綮写生册》中的《题画湖石》:击碎需弥腰,折却楞伽尾:浑无斧凿痕,不是惊鬼神。又如52岁作的《梅花图册》中的《题折枝梅》:三十年来处士家,酒旗风里一枝抖。断桥荒藓无人间,颜色于今似杏花。这首诗,几乎像作自似的描述了诗人的人品和气节。

而八大57岁还俗后,其诗文的风格特点则呈现出以“无惧为胜”,大胆超越前人和自我的面貌。这一时期八大有许多真知灼见的诗文涌现,如《书法山水册》的题识之中,就有“画法兼之画法”两节题文,而“书法兼之画法”的明确提出,则是前无古人的。

可以认为八大山人晚年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后期诗文风格特点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正如八大在《书法山水册》中一节题识反问:“文章非人间世之书画也耶?”八大晚年诗文的突出特点,就是建立在其艺术观与人生观相互统一的基础上,这也正是八大晚年诗文的精髓。


图片
瓶花 【花押】个相如吃【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图片
玉兰 【款】 八大山人 【钤】禊堂(白文长方形印)

图片
山水 【题识】向者约南登,往复宗公子。荆巫水一斛,已涉图画里。八大山人画并题【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图片
竹石 【款】 八大山人【钤】个相如吃(白文方形印)

图片
 鳜鱼 【题识】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河。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八大山人画并题 【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禊堂(白文长方形印)

图片
鸟石 【款】黄竹园画 八大山人【钤】黄竹园(白文方形印)

图片
荷花 【花押】个相如吃【钤】在芙山房(白文方形印)

图片
猫 【题识】林公不二门,出入王与许。如公《法华》疏,象喻者笼虎。八大山人题【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图片
荷花小鸟 【花押】个相如吃【钤】在芙(白文长方形印)

图片
 葡萄 【花押】个相如吃 【钤】艾(朱文长方形印


图片
小鱼 【题识】到此偏怜憔悴人,缘何花下两三旬。定昆明在鱼儿放,木芍药开金马春。八大山人画并题【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图片
巨石 【题识】闻君善吹笛,已是无踪迹。乘舟上车去,一听主与客。八大山人题【钤】可得神仙(白文方形印)

图片
瓜鼠 【款】黄竹园画 八大山人【钤】可得神仙(白文方形印)

图片
花 【花押】 三月十九日 【款】 八大山人【钤】个相如吃(白文方形印)

图片
芙蓉 【花押】个相如吃【钤】忝鸥兹(朱文长方形印)

图片
水仙 【款】拾得【钤】何园(朱文方形印)

图片
双禽 【花押】个相如吃 【钤】艾(朱文长方形印)

图片
水仙 【花押】个相如吃【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图片
书法【钤】在芙山房(白文方形印) 八大山人(白文方形印)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鉴藏印】 武林袁氏春圃珍藏印泥门宝秘

图片
鹌鹑 【题识】竟作一日谈,胸怀若雄雌。黄金并白日,都负五坊儿。甲戌重阳八大山人画并题【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图片
山水 【题识】蓬莱水清浅。为退翁先生写 壬午一阳之日拾得 【钤】八大山人(朱文无框屐形印) 拾得(白文长方形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告知删除

图片

图片



                                                                              图文编辑:尚道书画院


图片


图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尚道书画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