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篆书小戎诗册》,纸本,共二十四面,每面纵三七厘料,横二二厘米,计有篆书一百一十九字。落款“右录小戎诗一章,即请客亭老件大人正腕,乙酉花朝先一日,昌硕吴俊并记”。钤朱文印“璧禅”。白文印“吴昌硕”、“吴俊卿信印大利长寿”。另有受书者白文收藏印“张镜私印”、朱文印“客亭”。首页钤朱文印“张氏存耕庐藏”。昌硕先生时年四十二岁,册首题签“吴仓石篆书小戎章”,钤白文印。张镜私印”。此篆书册有二跋,每篇二百余字。其一为张炳翔跋。除此件外,另有两件内容相同的篆书屏,一件是藏于日本的篆书《小戎诗》四条屏,为光绪庚寅所书,另一为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篆书《小戎诗》四屏,为光绪丁酉年所书。

首页钤朱文印“张氏存耕庐藏”。昌硕先生时年四十二岁,册首题签《吴仓石篆书小戎章》,钤白文印。张镜私印”。
小戎俴收,五楘

梁辀。游环胁驱,

阴靷鋈续。文茵

畅毂,驾我骐馵。

言念君子,温其

如玉。在其板屋,

乱我心曲。四牡

孔阜,六辔在手。

骐骝是中,騧骊

是骖。龙盾之合,

鋈以觼軜。言念

君子,温其在邑。

方何为期?胡然

我念之。俴驷孔

群,厹矛鋈錞。蒙
伐有苑,虎韔镂

膺。交韔二弓,竹
闭绲滕。言念君
子,载寝载兴。厌厌

良人,秩秩德音。

落款“右录小戎诗一章,即请容亭老件大人正腕,

乙酉花朝先一日,昌硕吴俊并记”。钤朱文印“璧禅”。白文印“吴昌硕”、“吴俊卿信印大利长寿”。另有受书者白文收藏印“张镜私印”、朱文印“容亭”。

篆文相传为太史籀作与古文大彖(tuan"彑"与"豕"联合起来表示"半包边的猪嘴"。)小异又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甄丰定六书二日奇字是也。岐易石鼓相传谓籀所书唐人盛称迄今犹存国学爨(cuan)见汪?亭少司空手拓精本见其字法浑厚奇古诚非秦汉人手笔然前代自易冰竣工篆者寥寥我朝邓完伯先生向推第一手肰(ran1.狗肉。2.古同“然”。)从匀称取胜犹是斯冰笔意近日工篆者喜学籀书吾友仓石大令素攻此体此小戎诗笔法古茂行所当行止不但长引短似求匀称纯用史籀笔意乃学石鼓文而得其神者吾师存耕先生素工小篆爱其中裁割屏幅改装成册命为题识爱书数语质诸吾师不知看否光绪癸巳上巳 张炳翔跋
新莽时六书一曰古丈二日奇字即古文而异张怀瓘据石鼓文谓命太史籀之大篆以?叙以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之说而??寔(shi同“实”)?书所载籀文不尽与石鼓同也而作籀者则可不拘吴君苍石篆书小戎章如輈(zhou古代车前面弯曲的独木车辕。 用以驾马。)此今读作作輈靷(yin古代拴在车轴上拉着车前进的皮带。共两条,前端系在车衡的两旁。)作靷皆为籀文而续作续则为古文略举数字可??馀盖亦如宋翟?年籀史鱼收诸体而无不可籀抵之也唐李阳冰小篆称绳古今??改斯书不免为大雅所识我朝完白山人则以结构矫揉造作者无论矣求其弥懿樸茂纯任自然者吾亏是??之存耕先生以小学嫥(zhuan壹也)家画工各体其?而宝贵之也固宜
光绪丙申季夏中瀚元禾程镳跋
小戎
佚名 〔先秦〕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
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
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
竹闭绲滕。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译文】
战车轻小车厢浅,五根皮条缠车辕。游环胁驱马背拴,拉扯皮带穿铜环。坐垫纹美车毂长,驾着花马鞭儿扬。思念夫君人品好,温和就像玉一样。住在木板搭的房,让我心烦又忧伤。
四匹雄马健又壮,驭手握着六条缰。青马红马在中间,黄马和黑马在两旁。龙纹盾牌并一起,铜环辔绳串成行。思念夫君人品好,他在家时多温暖。何时是他归来日,让我对他长思念。
四马轻身步协调,三棱矛柄镶铜套。巨大盾牌花纹美,虎皮弓套镂金雕。两弓交错插袋中,弓檠夹弓绳缠绕。思念夫君人品好,若醒若睡心焦躁。安静柔和好夫君,彬彬有礼声誉高。
【注释】
小戎:兵车。因车厢较小,故称小戎。
俴(jiàn)收:浅的车厢。俴,浅;收,轸。四面束舆之木谓之轸。
五楘(mù):用皮革缠在车辕成X形,起加固和修饰作用。五,古文作X。梁辀(zhōu):曲辕。
游环:活动的环。设于辕马背上。协驱:一皮条,上系于衡,后系于轸,限制骖马内入。
靷(yìn):引车前行的皮革。鋈(wù)续:以白铜镀的环紧紧扣住皮带。鋈,白铜;续,连续。
文茵:虎皮坐垫。畅毂(gǔ):长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以插轴。
骐:青黑色如棋盘格子纹的马。馵(zhù):左后蹄白或四蹄皆白的马。
言:乃。君子:指从军的丈夫。
温其如玉:女子形容丈夫性情温润如玉。
板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秦国多林,故以木房为多。此处代指西戎(今甘肃一带)。
心曲:心灵深处。
牡:公马。孔:甚。阜:肥大。
辔(pèi):缰绳。一车四马,内二马各一辔,外二马各二辔,共六辔。
骝(liú):赤身黑鬣的马,即枣骝马。
騧(guā):黄马黑嘴。骊(lí):黑马。骖(cān):车辕外侧二马称骖。
龙盾:画龙的盾牌。合:两只盾合挂于车上。
觼(jué):有舌的环。軜(nà):内侧二马的辔绳。以舌穿过皮带,使骖马内辔绳固定。
邑:秦国的属邑。
方:将。期:指归期。
胡然:为什么。
俴(jiàn)驷(sì):披薄金甲的四马。孔群:群马很协调。
厹(qiú)矛:头有三棱锋刃的长矛。錞(duì):矛柄下端金属套。
蒙:画杂乱的羽纹。伐:盾。
苑(yuàn):花纹。
虎韔(chàng):虎皮弓囊。镂膺:在弓囊前刻花纹。
交韔二弓:两张弓,一弓向左,一弓向右,交错放在袋中。交:互相交错;韔:用作动词,作“藏”讲。
闭:弓檠(qíng)。竹制,弓卸弦后缚在弓里防损伤的用具。绲(gǔn):绳。縢(téng):缠束。
载(zài)寝载(zài)兴:又寝又兴,起卧不宁。
厌厌:安静柔和貌。良人:指女子的丈夫。
秩秩:有礼节,一说聪明多智貌。德音:好声誉。
【鉴赏】
按照现代多数学者的观点,这是一首妻子怀念征夫的诗。秦师出征时,家人必往送行,征人之妻当在其中。事后,她回忆起当时丈夫出征时的壮观场面,进而联想到丈夫离家后的情景,回味丈夫给她留下的美好形象,希望他建功立业,博得好名声,光荣凯旋。字里行间,充满着仰慕之心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体现了“秦风”的特点。在秦国,习武成风,男儿从军参战,为国效劳,成为时尚。正像此诗夸耀秦师如何强大,装备如何精良,阵容如何壮观那样,举国崇尚军事,炫耀武力,正是“秦风”一大特点。诗中描写的那位女子,眼中所见,心中所想,都带有“秦风”的烙印。在她心目中,其夫是个英俊勇敢的男子汉,他驾着战车,征讨西戎,为国出力,受到国人的称赞,她为有这样一位丈夫而感到荣耀。她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但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也没有流露出类似“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那样的哀怨情绪,即如今人朱守亮所说,“不肯作此败兴语”(《诗经评释》)。
此诗采用了先实后虚的写法,即先写女子所见,后写女子所想。秦师出征那天,她前往送行,看见出征队伍的阵容,十分壮观:战车列阵,兵强马壮,兵器精良,其夫执鞭驾车,整装待发,仿佛一幅古代战车兵阵图。队伍出发后的情景是女子的联想,其中既有对征夫在外情景的设想,又有自己对征夫的思念。
在章法结构上,作者对全诗作了精心安排。诗共三章,每章十句,每句四字。每章的前六句赞美秦师兵车阵容的壮观,后四句抒发女子思君情意。前六句状物,重在客观事物的描述;后四句言情,重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从各章所写的具体内容看,各有侧重,少有雷同。先看各章的前六句:第一章写车制,第二章写驾车,第三章写兵器。再看各章的后四句,虽然都有“言念君子”之意,但在表情达意方面仍有变化。如写女子对征夫的印象:第一章是“温其如玉”,形容其夫的性情犹如美玉一般温润;第二章是“温其在邑”,言其征夫为人温厚,从军边防;第三章是“厌厌良人”,言其征夫安静柔和。又如写女子的思念心理,第一章是“乱我心曲”,意思是:想他时使我心烦意乱。第二章是“方何为期”,问他何时才能归来,盼夫归来的心情非常迫切。第三章是“载寝载兴”,辗转难眠,忽睡忽起,表明她日夜思念之情难以排除。作者这样安排内容,既不雷同,又能一气贯通。格式虽同,内涵有别。状物言情,各尽其妙。这就使得全诗的章法结构井然有序,又不显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