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上海青帮大字辈、洪帮红旗老五,戴季陶还给他弄了个国民政府陆军中将,还为土匪做过“军师”!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借用他的车子

卢秀辉 且谈风雅 2023年08月09日 15:00

《书法家诗传•五三五•朱起》


诗文/卢秀辉


为朱起复戡歌


远近解携路,险胜几死恶。

叹随沙去尘,孤磬惆侵削。

本从富家酣,凤凰眼眺落。

梧桐不识趣,流至罢归薄。

风叶涧川零,顾途白发礴。

愆臣羁影艰,亦或水泉涸。

病卧难思量,万重回沪掠。

昔年旧弟昆,今岁嫁新获。.

诗印雅贤衣,画书韶律缚。

空山敝屦铭,寒迹月溪搏。

史籀李斯门,青铜古玉谑。

篆章入妙图,行写融秦烁。

铁笔追前欢,逍遥自在作。

登高云霭低,暮雨纵横托。

管颖力推移,养疴赢众乐。

晚来盛世夸,奉杖麒麟阁。


他曾是上海青帮大字辈、洪帮红旗老五,戴季陶还给他弄了个国民政府陆军中将,还为土匪做过“军师”!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借用他的车子做的婚车。


朱复戡(1902年9月30日—1989年11月3日),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40岁后更名起,号复戡,以复戡号行,浙江鄞县人,迁居上海。

朱复戡的祖父朱孝弘,有数十艘沙船组成的船队,名为出海捕鱼,实际上是专跑南洋做生意,经营盐业,靠走私成为南洋巨商。

朱复戡的父亲朱节镛,生长在富足之家,常常聚众赌钱,陷深了竟举高利贷,被家里得知后,欲严肃家法,深究严办不孝之子,吓得十八岁的朱节镛连夜只身逃往上海。朱节镛到上海后,创立了南洋广告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做过上海《时事新报》的主编。辛亥革命时,参与了戴季陶创办的《民权报》。

1911年,十岁的朱复戡就革命了,被寄居在他家的戴季陶剪掉了辫子,在戴季陶“粗暴”干预下,被迫“革命”。朱节镛跟戴季陶的父亲是很好的朋友,戴季陶的父亲去世的早,临死前把戴季陶托付给了朱节镛。戴季陶的成长,有朱节镛的心血。

朱复戡十七岁时,加入了“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为最小的会员。书画会有活动,必与吴昌硕共进出,这一老一少常为人称羡,吴昌硕称朱复戡为“小畏友”。由此,朱复戡引起南洋公学总理张美翊的注意。得知是同乡,在宁波同乡会上认识了朱复戡的父亲,便提出与朱复戡相见。朱节镛大喜过望,马上答应。当父亲朱节镛要带他去拜访张美翊时,朱复戡说:“有人要见我,怎么还得去他那里?”和张美翊的相识是朱复戡一生的福报。

张美翊收下了朱复戡为徒,一直耐心赐教,张美翊晚年返故里定居后,两人书信不断,朱复戡故居中存有张美翊写给他的信近二百封,内容多为指导他读书、为艺、做人。张美翊晚年生活清逸,好交游,带朱复戡见过许多贤达名流。康有为、冯君木、朱古微、沈曾植、罗振玉、郑孝胥、徐乃昌、章乙山等,皆是和张美翊常相往还之人。硕彦雅集,打开了朱复戡的视野,给他予熏陶,丰富了他的知识。张美翊曾携朱复戡同赴杭州,力劝在灵隐寺出家的学生李叔同还俗,朱复戡结识了弘一法师。

1919年,十八岁的朱复戡在 “上海中法学堂”毕业,晓通法语。 张大千从日本回国,在上海“九华堂”见其作品,误认为朱复戡是位老先生,登门拜师,方知是毛头小伙。朱复戡介绍张大千拜曾熙为师。 


图片

朱复戡书法


1922年7月,朱复戡供职于上海总商会,为副会长方椒伯助手。10月,与沙孟海等人为宁波赈灾捐书画多幅。11月,沙孟海自宁波来上海,带来张美翊信函,嘱他引沙孟海去题襟馆访吴藏庵,不遇。12月,沙孟海来书,请他导引访吴昌硕,沙孟海得以拜从吴昌硕为师。 1923年11月5日,朱复戡在宁波鼎新街30号与张美翊的外孙女陈纫梅结婚。翌年,张美翊卒。

1927年夏,朱复戡购进口轿车“斯蒂派克”。车体为流线型,车身为玫瑰紫红色,车顶为黑色,八只汽缸,车牌号为9899。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通过中央银行副秘书长、朱复戡的内兄范鹤言借用他的车子结婚。因此,给蒋介石留下了好感。蒋介石于1928年8月,成为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时,派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邵力子亲抵上海,来请朱复戡为国民政府秘书长。朱复戡随邵力子去南京游玩了一趟,婉言谢绝了秘书长之职。南京之行,认识了武术家万籁声。 

1932年,国民政府向美国借款购备枪械物资为抗日做准备,财政部长孙祥熙用三千元买了一块上等翡翠,为美国财政部部长毛根韬求刻印章一枚,以备礼品。朱复戡篆好“毛根韬”三字,请周渭泉用机器刻成。此事传开后,国内大资本家也开始风行翡翠印章,争相购买上等翡翠,由荣宝斋经手,交由朱复戡刻印,润金为每字三百银元。 

1934年,霞飞路新华银行发生抢劫,此事与朱复戡有关。法租界法国人督察长赠送给朱复戡一支银质布郎宁手枪,手枪后来被朱复戡的盟兄金龙章借走了。银行劫案发生时,一被捕匪徒恰恰持有此枪,一问知是金龙章手下,捕房怀疑朱复戡为知情人,抓捕他时被他逃脱了。幸得捕房刑事律师及陆小曼等人为他多方打点说情,最终罚了300银元,法国房东太太交房契为抵押,才将此事给他解了。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翌年,朱复戡逃难去武汉,得知金龙章在大别山,乃去投奔,被兵匪刘琼部所挟持,拜为“军师”、“参谋长”。刘琼遭日军包围时,刘琼部作鸟兽散,朱复戡得脱。又遭遇土匪。土匪抢去了他的钻石手表、纯金烟盒等一应财物,唯有一金皮带扣土匪不识而得存,还险些丧命。1940年在武汉时,伪政权请他出任武汉地区“书画会”会长,他坚辞委任。1941年,更名朱起,号复戡,从此,以复戡行于世。

朱复戡多次死里逃生,大别山遇土匪一次;1942年下半年,美军飞机轰炸日军占领的武汉,被落于距身一米处的炸弹震昏,险些被炸死;1943年,他准备回上海,乘船时落水,几乎被溺死。

1958年,山东省政府为办“工业交流展览馆”,特向上海方面求援,当时,山东、上海同属华东地区管辖,朱复戡作为专业人才被派往济南,设计“山东省工业交流展览馆”。山东省农业展览馆正门大匾“山东省农业展览馆”,也为朱复戡所书。1960年 10月,“农展馆”工作突然停止,人员解散。山东省农林厅主办了“山东省美术教师、美术工作者学习班”,以期解决这些专门人才的工作问题。朱复戡负责课程编排,教授国画、书法、油画、设计、图案等课。

1964年上半年,朱复戡由山东省政府安置在山东省泰安县政协工作。闲暇之余,诗书自乐,他住泰山脚下,自然少不了咏泰山,他有《望岳》一首,诗曰:

巍巍岱岳连天柱,青嶂碧峦叠万层。

玉殿天门方寸盒,云梯台阶细长绳。

松林莫辨翠微点,烟雾终疑岚气蒸。

待到中秋凌绝顶,揽将皓月作明灯。

1966年,“丙午之劫”时,中央下发《五·一六通知》,要求各级党委立即停止执行《二月提纲》,夺取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号召向党、政、军、文各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猛烈开火。朱复戡历史是有问题的,他在上海为青帮大字辈、洪帮红旗老五,戴季陶还给他弄了个陆军中将,他是妥妥的够得上“历史反革命”!好在山东红卫兵没有掌握这些信息,他只是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批斗、游街、抄家。丙午之后,他作《忆江南•答种魁夫》:

吾耄矣,

故旧叹凋零;

四顾茕茕无强劲, 

八方济济慰生平。

无限艳阳情。

1979年,朱复戡肺部透视发现有核桃般大小的阴影,初步诊断为肺癌。此时朱复戡与葛维宗分手,葛维宗去了香港,她的女儿夏梦是著名电影演员。后因子女拒绝赡养,葛维宗又回上海定居。据传90年代末在上海自杀,就此结束了她风光又凄惨的一生。

朱复戡孤身一人回上海治病,好在他的女弟子徐葳接受了他,他住在胶州路170弄6号徐葳家中。徐葳比朱复戡年轻三十多岁,徐葳从前向朱复戡学过诗词、书法,难得的是徐葳还记得旧德。徐葳为人温文尔雅,照顾朱复戡去医院检查、治疗,衣不解带,随侍左右。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朱复戡病情居然得到了控制。出院后,朱复戡携徐葳双双往还于上海、泰山之间,徐葳无微不至的照顾朱复戡的生活起居,朱复戡又一次坠人爱河,徐葳陪他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1989年11月3日上午8时17分,朱复戡先生因病经抢救无效,不幸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朱复戡书法,尤精于商周秦汉,他有《答问》一首,可证此心: 

商周甲骨与钟鼎, 大篆通称古籀文。

直下雄浑收玉箸, 纵横挺劲拔钢筋。

挥毫落笔藏锋棱, 用墨随心枯湿分。

相问如何写大篆, 别无诀窍可言云。

朱复戡是一位全能大家,诗书画印俱全。偶尔绘画,品格极高,所绘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均以篆书线条出入,体现了中国画高古雄丽之风貌。朱复戡先生文学修养深厚,诗词功夫了得,故在其绘画中,多以自作诗词为画中题款,诗、画、书法均属上品。

朱复戡对许慎的《说文解字》下过苦功,“九千三百五十三,连首带尾腹中纳。信手写来大小篆,史籀李斯似相识。”一本说文,从头背到尾。他一生不停地在艺术上披荆斩棘,奋力攀登。他本就天资睿哲,又博识覃思。更重要的他夜以继日的研究艺理,上穷商周秦汉魏晋,下逮隋唐宋元明清,金石书画,古诗古文古词,青铜古玉,无不穷尽力气,做到了精详。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和一批批青铜器、古玉器的出土,更需要朱复戡这样的人物。秦诏版的出土,就是朱复戡卓识的证例,否则,谁能知此为何物?他对古陶文、籀文、砖瓦文、秦汉简牍的研究亦有一家之见。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