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清供

    八大山人画过一幅《芝兰清供图》。初看,瓶插兰草,钵养灵芝,而已而已。再看,上方题写道:“春酒提携雨雪时,瓶瓶钵钵尽施为。还思竹里还丫髻,画插兰金两道眉。丙寅雪,在上元,仝(“同”的古字)羽昭先生、舫居方丈澹和上(澹雪)道经山竹子,为画兼正。八大山人。”钤扁圆形白印“八大山人”、 起首印“性灵”。鉴藏印“安雅堂藏”。

图片

清 八大山人 芝兰清供图(可点击放大)

    八大山人的作品比较深奥,要仔细品读。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农历丙寅年。这一年的元宵节,61岁的八大山人与几位朋友,趁着雨雪,提着冬日里新酿的几坛美酒,来到一处兰竹丛生的偏僻所在。几位朋友都是至交好友,不拘礼节,不落俗套,瓶钵相撞,唯求尽兴。酒酣耳热、痛快淋漓之际,八大山人望着竹的丫杈,想起儿时梳着丫髻的青梅竹马,撷取竹枝和兰草带回,插入瓶钵,奉为清供,并描绘出这幅画,画里的兰叶是不是很像两道秀眉?

图片

梳丫髻的幼女

    此图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深不可测。与八大山人有过交往的邵长蘅写过《八大山人传》,其中感喟:“世人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渤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曰狂士,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

    八大山人,知道的人很多,几人真正了解他呢?这幅《芝兰清供图》里的两道秀眉、竹里丫髻,似有言外之意,可解又不可解。

    2023812云南腾冲高黎贡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