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
写生
Huang
Binhong
—
《青城山中坐雨》
浙江省博物馆藏
黄宾虹
(1865—1955)
原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号予向。安徽歙县人。自幼酷嗜丹青,曾从陈崇光、郑珊等学画。初从明人入手,继攻宋代马、夏、二米与元四家,又上溯五代之荆、关、董、巨,下取清代之程邃、髡残,兼综并蓄,旁收博采,尽窥古人之深心。平生又喜游历,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实地写生,积稿盈万。故其画融会古今,穷极变化,自成浑厚华滋之独特面貌。
中国画向来重视师法造化。黄宾虹也一再说“师古人莫若师造化”,强调游观写生的重要性。
黄宾虹毕生用力最勤的两件事,一是研究临摹,二是游观写生。黄宾虹临摹古人一生不辍,而游观写生主要在50岁后,尤集中在65至72岁之间。
自然笔墨
“
中国画则以神似为重,形似为轻,
须以自然笔墨出之。
”
对于中西的写生之道,黄宾虹有着自己的理解:“习国画与习洋画不同,洋画初学,由用镜摄影实物入门;中国画则以神似为重,形似为轻,须以自然笔墨出之。故必明各家笔墨皴法,乃可写生。次则写生之道,不外法、理。法为法则,理为物理,各有运用之妙。例如山实处,虚之以云烟,山虚处,实之以楼阁,加烟霭楼台,不妨增损。又如山中道路,必类蛇腹,写去恐防过板,尤须掩映为之,破其板滞。世言江山如画, 正以其未必如画, 故施以斟酌损益之法理也。”
△
黄宾虹山水写生画稿
山水写生
“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
”
在“内美静中参”的画学思想指导下,黄宾虹树立了自己的写生观,游迹所到,收入画囊。
△
黄宾虹写生
“游山玩水”是全面地看山,随兴致看山。
“坐望苦不足”是深入细致地看,既与山川交朋友,又拜山川为师,与山川不忍分离。
“山水我所有”指画家不只是拜天地为师,还要心占天地,得其环中,做到时发山川之精微。
“三思而后行”意旨作画之前要构思,笔笔有所思,边画边思。
画稿欣赏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黄山写生画稿
△
黄宾虹 黄山写生画稿
△
黄宾虹 象鼻山写生画稿
△
黄宾虹 桂粤写生画稿
△
黄宾虹 披云峰写生画稿
△
黄宾虹 三叠泉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南薰亭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
△
黄宾虹 山水写生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