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光残碑又称都官是吾碑,是东汉延光四年的一件重要文物,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历史价值而著称。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在山东诸城超然台故址出土。延光残碑作为东汉时期的文物,对于研究当时的书法艺术、历史事件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的重要实物证据之一。
延光残碑的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体结合:延光残碑的书体非隶非篆,而是篆隶结合,既体现了篆书的婉转圆融,又融入了隶书的简洁明快,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曾评价此碑“以隶笔作缪篆”,认为它可附于西汉八分之中。
2.风格独特:延光残碑的风格茂密朴厚,给人一种古朴、厚重的感觉。其笔画或长或短、或粗或细,变化多端,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其线条瘦劲刚健,转折处多见方折,显示出一种刚劲有力的美感。
3.结体灵活:延光残碑的结体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字形大小不一,长短宽窄各异,但整体上却显得和谐统一。
4.用笔大胆:延光残碑在用笔上非常大胆,既有篆书的圆润流畅,又有隶书的刚劲有力。其笔画起止分明,提按有度,显示出书写者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力。
5.屈曲古劲:延光残碑的笔画屈曲古劲,给人一种古朴、苍劲的感觉。这种风格与东汉时期的其他碑刻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