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1865-1955)
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原名懋质,用别号甚多,以宾虹为最。早年当过清代小官吏,后来与谭嗣同有交往,极力赞同康有为在京师发动的“公车上书”,认为“政事不图革新,国家将有灭亡之祸”。因发起成立进步组织“黄社”,被清朝廷通缉。辛亥革命后定居上海,任上海美专艺术教授,37岁移居北平,有“伏居燕市将十年,谢绝应酬,唯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之记载。
一生勤劳谦虚,诲人不倦。1953年在90寿辰时,华东行政委员会颁发荣誉奖状,称他是“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1955年他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其家人将所藏书藉、字画、金石拓本以及自作书画,手稿等1000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在他的故居西湖栖霞岭,浙江省博物馆建立“画家黄宾虹纪念室”,20世纪80年代由他的学生发起,在北京成立“黄宾虹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