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年前一个“疯才”,深夜给石头写了39字“神作”,让启功看了直哭

三余字画 三余艺术 2023年08月30日 17:05

亚里士多德曾说:“凡是天才都带有疯狂的性质”,有才之人做事大多十分痴狂,书法家也不例外,例如唐代的张旭、怀素,五代的杨凝式。

都有着或“痴”或“癫”的称号,在这众多“疯才”中最出彩的一定是宋代米芾,传言米芾有一次为宋徽宗书写草书御屏时,看中了宋徽宗的砚台。

图片

于是拿起来就放到袖子里面,使墨汁四处飞溅,不顾及举止文雅跟规矩,好在宋徽宗没有怪罪,并将砚台赠送于他,除了砚台,米芾还钟爱奇石。

当时机缘巧合之下,他获得了李煜珍藏的“灵璧研山”,为了能将这块奇石的结构姿态研究透彻,他抱着石头睡了好几天,最终在900年前的一个深夜。

图片

他拿出珍贵的澄心堂纸,为其写了39字“神作”——《研山铭》,卷中字体以行书写就,延续了他的“刷字”之风,点画墨色湿润、骨血俱佳。

细节处理随势而变,在行笔过程中笔锋转换迅速灵巧,笔毫精准到位,对于较为粗重的点画,他的笔力就沉重,有着坚若磐石之感,一些纤细的笔丝。

图片

则富有十足的弹性,好像飘渺于群山之上的烟雾,有着轻灵萧散之气,把用笔的收放、节奏拿捏的精准完美,让这39个字的气脉通畅生动。

这幅《研山铭》因一直珍藏于贾似道、柯九思等名家手中,所以卷后有名家绘制的研山图跟题跋,研山图旁边还有隶书标注,方便大家观赏。

图片

卷末的题跋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芾飞动神采的用笔特点,例如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曾题跋曰:“鸟迹雀形,字意极古,变志万状,笔底有神。”

但在近代此作不慎流传到日本,好在2002127日,国家文物局委托观复博物馆用将近3000万的价格买回,这一举措对于书法拍卖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图片

它让中国文物能够完美的回归祖国,使学书者跟专家激动不已,在回到国内后,组织了研讨会。徐邦达、傅熹年等专家,对其进行详细的鉴定跟欣赏。

认为此作为真迹无疑,甚至启功先生在看后直哭,感慨的说:“能多看几眼都是福气”,足以见卷中39字的精绝程度,每一个点画都值得钻研。

图片

时常临摹,可以让用笔更加沉劲从容,在迅捷奔腾的运笔中,写出内在的清健筋骨,提高书作的艺术性质,使笔法衍生出“质的飞跃”。

还能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跟书法思维的高度,虽然仅有39个字,但其中八面转锋的技巧,会产生常学常新之感,十分灵巧精彩。

图片

让人百看不厌,而且若是能将米芾跳宕多变的笔法学会,只后临摹“二王”行书,也就有法可依,在入手时更加轻松精准,真迹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片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米芾的《研山铭》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都清晰可见,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