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欧楷的朋友都知道,卢中南老师和田英章、田蕴章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卢中南老师在欧楷基础上,后来又结合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等经典名帖,走出自己风格。
而田氏两位老师,减少欧楷笔法变化,写成了“规范字”,虽然上手容易了,培训火了,但是难免会有“印刷体”的嫌疑,成为一种诟病!
这种把欧楷变成“印刷体”,其实从清代黄自元就开始了,究其原因,还是欧阳询并没有楷书真迹传世。
欧阳询作品大多是书丹在碑石上,其笔墨中起笔、收笔以及转折处极为细微的动作痕迹,而工匠加工碑刻的过程中,难以保存这些痕迹,而欧楷本身点画粗细的变化并不大,导致学习碑刻版,很容易写成印刷体、美术字。
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中,保存一件欧楷《敦煌遗书》,全文一共46行,460多字,经过碳14鉴定,距今快1200年,应该是初唐的作品,虽然不敢确定是欧阳询本人所写,但一定唐代欧楷高手所为!
《敦煌遗书》与《九成宫醴泉铭》单字相比,笔势更加灵动,笔墨痕迹清晰,纤毫必现,用笔和字结构成熟老练,更加接近欧楷原貌!
欧阳询在书写中,是善于制造矛盾,而又巧妙的解决矛盾,没有一个字是平正的,也是后世的苏轼所言:无奇之无所以为奇!
这篇《敦煌遗书》,既有法度严谨、笔力险峻,又有构思精巧,于平正中见险绝,可惜字数太少,刚从敦煌出土,就被法国人伯希和带到法国,对当代书坛影响甚少!
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荐这件《敦煌遗书》的高清复制品,采用博物馆级的复制技术,与原作相差无二,期待您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