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用这些方法形成自己的风格,《石门颂》算是白学了

太一智慧书画艺术 书法古今 2023年10月07日 08:30

历史上有很多人学习过《石门颂》,但清末书法篆刻家张祖翼评石门颂:“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尽管如此,而学习《石门颂》的人依然很多。尤其是当代一些书法家,在学习汉碑后,融合了《石门颂》及其它碑刻作品后,屡次在书法大赛上获得奖项,这不能不说,《石门颂》并非是不能去学习的。

图片

现在,我们看看几位在书法上成就的书家,他们是如何临摹《石门颂》的。

何绍基:何绍基的隶书在清代颇负盛名,取法广博,风格独特。作品不仅具有浑厚凝重的金石气象,还透露出清新雅逸的文人气息。他的隶书很难说是出于某个碑某个帖,但凡汉隶中的经典名作,如《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曹全碑》《石门颂》《华山碑》《衡方碑》等等,他都涉猎临习,用功极勤。

图片

从他的临摹作品来看,何氏虽临摹,但他已经融入了自己的书风。《石门颂》原作的线条比较细劲,而何氏在临摹中增加了线条的宽度,减少了一些刚劲。字形上,何氏将《石门颂》的匾方改为正方,并且去掉了原作中那些朴拙气,增加了自己雅和气。而点画上以自己的平滑用笔代替了原作中的生涩用笔,当然,这个用笔与历史的沉淀不无关。如此一来,作品便注入了自己的风格。

图片

上图中临摹的作者叫范青,但根据字形来看,感觉他临摹的不是《石门颂》的原作,而是在何绍基的基础上所临摹的。范青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高级教师、书法考级考官,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江苏省公务员书法家协会理事,曾任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宿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宿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一、二、三届主席等职。隶属作品曾获兰亭佳作奖。下图为他的创作作品。

图片

还有一位叫龚望的老先生,一生偏爱《石门颂》,终日临摹。但他的风格靠近厚重一路,把《石门颂》原作中的线条扩大了几倍,向点画厚重靠近,当然,在字形上几乎改变了原作中的匾方而为方形,他的临作笔画为平直,打破了原作中自然奇态,意趣横生的格局,用笔上多以尖笔入笔,平行用笔,少于提按,形成了自己方正淡雅的风格。

图片

龚望是天津一位书法家(1914-2001),学识渊博,在诗词、经史、金石等方面多有研究,嗜文物,精鉴赏,在书法上擅长隶书,自成一体。一生弘扬佛法,善事多多,天津著名的大悲禅院有复修及弘一法师纪念堂的修建,那饱含了先生的心血。下图为龚望先生的隶书楹联作品。

图片

从上面三位书法家对《石门颂》临摹和创作的经验方法来看,并不是说《石门颂》不能去学习,反而,学习《石门颂》后还很容易创作出自己的书法成就来。但是,这里强调的是一个方法的问题。上面三位都有一个共同的学习规律,那就是对原作中的点画粗细、字形方正等进行改变,要么是改细为粗,要么是变匾为方,或变匾为长,如当代隶书名家李守银就是这样形成自己风格的,就看个人如何去理解和审美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