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之祖”《瘗鹤铭》高清图,日本零拓法,全网首发

历代书法名家高清碑帖大全 2023年10月29日 10:27
图片
图片

《瘗鹤铭》,大字摩崖,南梁天监十三年刻,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这是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夜风来兮

《瘗鹤铭》是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楷书书法作品、摩崖石刻,其书者传为南朝梁的书法家陶弘景。原石刻因山崩坠入江中,后打捞出,只存五残石,现陈列于江苏省镇江焦山碑林中。

《瘗鹤铭》书自左至右,原文12行,每行23字或25字不等,其内容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作的纪念文字。此铭字体浑穆高古,用笔奇峭飞逸。虽是楷书,却还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铭书自左而右,与碑不同,刻字大小悬殊,结字错落疏宕,笔画雄健飞舞,且方圆并用,无论笔画或结字,章法都富于变化,形成萧疏淡远、沉毅华美之韵致。

图片

碑文存字虽少而气势宏逸,神态飞动,读之令人回味无穷。用笔撑挺劲健,圆笔藏锋,体法从篆隶中变化而来。结体宽博舒展,上下相衔,如仙鹤低舞,仪态大方,飘然欲仙,字如其名,表里一致,堪称书法杰作。北宋黄庭坚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其胜乃不可貌”,誉之为“大字之祖”。宋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此碑之所以被推崇,因其为南朝时代书法气韵,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还增强了线条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韵味。此碑的拓本及字帖久传国际,名震海内外,是研究书法艺术之代表。它既是成熟的楷书,而又可从中领会楷书发展过程中之篆、隶笔势遗踪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日本雁皮纸零拓法拓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版本二
水前本+水后本,附整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瘗鹤铭》(杨澥双钩本)并跋之一
图片
​《瘗鹤铭》(杨澥双钩本)并跋之一(局部)
图片
​《瘗鹤铭》(杨澥双钩本)并跋之二
图片
《瘗鹤铭》(孔广陶藏本)复原图
图片
​《瘗鹤铭》徐用锡跋水前本

《瘗鹤铭》讲的是一位叫华阳真逸的隐士某个壬辰年在松江得到一只仙鹤,携鹤云游四方。又到了某个甲午年时,仙鹤死于镇江,主人哀伤之余,遂用黄缎裹鹤而葬,并作哀辞铭祝,刻于葬所焦山西崖之上。然而《瘗鹤铭》的故事并未由此结束。在几百年后的一个风雨交加之日,《瘗鹤铭》被雷击后一部分的铭石坠落长江,直到北宋庆历年间,郡守钱彦远从江中发现了一块残石,遂命人运至山上,筑“宝墨亭”保存。此后,焦山宝墨亭里的《瘗鹤铭》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雅士前来观摩,赋诗赞美,随着拓本的广泛流传更使《瘗鹤铭》名声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