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1864 -1957
为凌文渊作山水册
册页( 十四开) 水墨纸本
21×16 cm(每幅)
上款:“直公、直之”即凌文渊(1876-1944),名庠,字文渊,号植之、直之,晚号隐峰居士,以字行。江苏泰县(今姜堰)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经济学家、画家、书法家。出身清季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宣统元年(1909)为江苏省谘议院议员。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员、财政部参事、代理财政部次长、代理财政部总长等职。平生善书、画,尤长花鸟,笔劲墨湛,气势磅礴,颇似陈道复、徐渭。与齐白石、陈半丁、陈师曾齐名,时称“京师四大画家”。著有《中国经济学》《财政金融学》《我的美感》等。
钤印:木居士(二次)、白石翁、木人(四次)、老齐(二次)阿芝(四次)白石
题识:
(一)齐大。
(二)八砚楼主人。
(三)余不喜画山水,直公先生偏委余为者,知余不苦费自家精神,不窃
他人皮毛。乞直公教之。齐璜并记。
(四)直之仁兄先生教弟璜意造得十有二帧,时癸亥十一月初十日。
(五)白石山翁。
(六)三百石印富翁。
(七)阿芝戏。
(八)濒生。
(九)星塘老屋。
(十)二十年前目之所见。老萍。
(十一)老齐。
(十二)借山吟馆主者。
(十三)杏子坞老民制。
(十四)枯树当门称夕阳,过桥独屋景寻常。隔江数叠山如黛,叠叠愁心在故乡。白石并题。
鉴藏印:我家欢喜(三次)
签条:齐白石山水册。直支藏。钤印:凌植支鉴藏印、我家欢喜
说明:
1. 民初财务总长凌文渊上款并题签条。
2. 解放军总参姚仲康旧藏。
3. 附“齐白石山水总536”、“荣展44号”签,曾于荣宝斋展出。
4. 此册第四开原题“直之仁兄先生教,弟璜意造得十有二帧,时癸亥十一月初十日”,在制作木版水印过程中被移去,替换为第三开中“齐璜”二字款。后世或根据木版水印作品编辑出版画册,其中所出第四开落款即为“齐璜”。
出版:
1.《荣宝斋木版水印》,第7页,C-141,荣宝斋(一开)。
2.《齐白石》,图编8-11,国家艺术出版社(莫斯科),1959年版(五开)。
3."Chinesische Landschaften von Chi Pai Shin",Buchheim Verlag Feldafing,1964(十二开)。
4.《齐白石画集》,图编3、30、36,艺术图书公司(台北),1973年版(三开)。
5.《中国山水画》,第18、20、22、23、26、27、29、31,艺术图书公司(台
北),1973年版(八开)。
6.《齐白石集》,图编3,香港太平洋图书公司,1974年版(十二开)。
7.《近代中国绘画》,第99页,大新笔房,1975年版(一开)。
8.《齐白石》,第6、7、9、10、11页,国家艺术出版社(莫斯科),1982年版(五开)。
9.《木版水印书画选编》,第84页,荣宝斋,2000年版(十二开)。
荣宝斋展览标签
凌文渊(1876-1944),名庠,字文渊,号植之、直之,晚号隐峰居士,江苏泰州人。肄业于两江师范。1913年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17至1927年梁启超任北京政府财政总长时,凌文渊入财政部参事,1922年两度代理财政总长。凌氏并兼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与陈半丁、陈师曾齐白石并称“京师四大家”。乃民国初期具有全能才华的花鸟画大家,书法家,经济学家。
十年友朋共燕龛
隐峰居士
百梅楼
凌文渊与齐白石互赠互答、联袂作画乃寻常之事。梅兰芳故居“缀玉轩”中曾悬挂一幅横披,是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姚茫父、王梦白、凌植支、金城等几位名家合绘的花卉。齐白石的收藏中,有凌文渊民国十年(1921)相赠的《荷花》;凌文渊的绘画收藏中,有齐白石赠予的《花卉冬蔬四屏》。
凌、齐二人鱼雁通问的诗作亦有不少:“十年朋友共燕龛,零落晨星别不堪。展卷梅花还忆旧,雪飞时节在江南。”乃齐白石题为《观凌直支画幅二首》中的一首,二人时常遥相思念,互诉衷肠。为祝凌父寿,齐白石特作画并题画诗《寿直之先生尊堂上》。凌氏驾鹤西去,齐白石又有《哭凌直支》诗,兴“地方无鬼君何害, 泉下新邻君又愁。倘若陈姚知识在,相逢应续旧风流” 之叹。凌直支去世后安息于万安公墓,乃由齐白石亲自题碑,足见这段交情之深厚与绵长。
(八)濒生。
(九)星塘老屋。
君子趣味秉性同
(十)二十年前目之所见。老萍。
(十一)老齐。
凌文渊或喜“删繁就简三秋树”,中国嘉德香港2014年春天曾拍有一件齐白石《墨荷》,与此册八大冷逸峻峭风格相似,也是凌文渊旧藏并题签条的一件。不同于红花墨叶一路,其物象殊少、布局奇突、笔墨极简,直抒胸臆,有“余此幅当时不求合众意,后世不欲人闻问,人奈我何”的长题。
册尾钤“我家欢喜”朱文印一方,可知经著名收藏家姚仲康收藏。姚仲康戎马半生,并具有颇高的文化修养,解放后任首任佛山市军管会主任,后出任我国驻印度加尔各答总领馆总领事。1953年离任回国后在中央直属机关,解放军总参谋部工作。政务之余,热心收藏,常流连于琉璃厂,偏好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等,所藏多得自荣宝斋及北京文物商店,其中不少见诸著录及重要展览。其与邓拓、夏衍、陈大光等时相雅集,以藏品互娱,蔚为雅事。
此册并附有“齐白石山水总536”、“荣展44号”签,可知曾参加荣宝斋早年展览, 并被制成木版水印,以原大和两倍大小广为发行。此套册页创作之初原拟十二开,齐白石精心绘制十四开以供“直公”甄选,足见老人创作之用心。册中十二开被甄选制成木版水印,当时德国著名齐白石收藏家布海姆即藏有一套,珍爱非常,从此奔走寰宇广为传布,这也是此册后来有了中、德、俄、韩等多种语言出版的原因,可见齐白石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影响力。
虽然在题赠凌文渊时,自谦为“他人皮毛”,可分明得了他人精神风骨,又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之上,开辟出强烈而崭新的自我面貌,其“胆敢独造”的山水风格,清新脱俗,只有凌文渊这样的知己,才得以欣赏到其中的绝妙好处。这朴素的诗境里有对故乡的思恋、对飘泊生活的厌倦,对炎凉世态的认知,也有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豪情。只有像齐、凌这样,富有优美情操与高尚人格的君子,才能理解个中三昧,体味其中的淡泊宁静与志趣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