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群芳吐艳》册页欣赏】
齐白石 群芳吐艳册 设色纸本 十开册页 28×45cm×10共约11平尺
题识:1.三百石印富翁、2.濒生、3.借山吟馆主者、4.老萍、5.长春。白石、6.白石山翁、7.白石、8.阿芝、9.寄萍堂上老人、10.杏子坞老民
钤印:木人、齐大、白石翁、木居士、老齐、白石
此套册页为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先生旧藏。
白石老人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并通过“衰年变法”使其画作真正进入雅意、清幽的艺术境界。变法前的白石花卉主要是受 八大山人写意画风的影响,造型简洁,用笔粗放,但笔墨简率,运笔及墨色变化不多;变法之后,齐老摒弃了八大冷逸的花鸟画风,用笔凝练、老钝,变化多端,墨色变化丰富,极为耐看,此套《群芳吐艳册》便是白石老人在变法期间所绘就的珍奇之作。
齐白石笔下的花卉早年师法赵之谦,并直追朱耷、徐渭,同时亦受到吴昌硕的影响,直至70岁的时候完全确立了比较成熟的风格。齐老的花卉在中国画的审美领域为人们展现了平常心、平常事,把中国画的表现领域更向前推进了一步。此套册页齐白石以松动灵秀之笔墨写简笔蔬果,精到老练,融会前人,独出机杼,融入情意于物象中,尽显拙朴异趣。
智者创格,工者写形,在《群芳吐艳册》中白石老人画笔略到,而意态已具,气韵生动,逸趣横出,自成一格。<枇杷>以没骨法画出果实,设色藤黄,淡墨做枝,浓墨为叶,看似简单,但要处理好笔墨、色彩与构图并不容易。此幅的枇杷果叶呈下垂状,对角构图,果实之间枝条穿插,看去饱满和谐,又鲜艳欲滴。<红梅>落笔大胆而肯定,运笔精熟,以浓墨写出枝干,用笔苍劲老辣,梅花朵朵有如红烛,花枝交错,互为呼应,整幅作品设色清丽而淡雅,山间逸韵顿现于此。<兰花>中齐老力图摆脱工整细谨的作画风格,而画面仅寥寥数笔写兰花,用笔劲健,设色丰富微妙,流露出强烈的文人审美趣味,形象地表明“衰年变法”时期的白石老人籍画风之变,以增强画之品位格调。同时此套册页为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先生旧藏,可谓出处明确,流传有序,概言之,该册页既存有齐白石变法之前的画风,又融会了变法后之的面貌,互相映衬呼应,真实地显示出齐白石“衰年变法”时期的创作情态,极为难得。
#遇见艺术# #为什么偷偷藏不住口碑两极化# #我们为什么期待碟中谍7#
【齐白石 《群芳吐艳》册页欣赏】
齐白石 群芳吐艳册 设色纸本 十开册页 28×45cm×10共约11平尺
题识:1.三百石印富翁、2.濒生、3.借山吟馆主者、4.老萍、5.长春。白石、6.白石山翁、7.白石、8.阿芝、9.寄萍堂上老人、10.杏子坞老民
钤印:木人、齐大、白石翁、木居士、老齐、白石
此套册页为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先生旧藏。
白石老人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并通过“衰年变法”使其画作真正进入雅意、清幽的艺术境界。变法前的白石花卉主要是受 八大山人写意画风的影响,造型简洁,用笔粗放,但笔墨简率,运笔及墨色变化不多;变法之后,齐老摒弃了八大冷逸的花鸟画风,用笔凝练、老钝,变化多端,墨色变化丰富,极为耐看,此套《群芳吐艳册》便是白石老人在变法期间所绘就的珍奇之作。
齐白石笔下的花卉早年师法赵之谦,并直追朱耷、徐渭,同时亦受到吴昌硕的影响,直至70岁的时候完全确立了比较成熟的风格。齐老的花卉在中国画的审美领域为人们展现了平常心、平常事,把中国画的表现领域更向前推进了一步。此套册页齐白石以松动灵秀之笔墨写简笔蔬果,精到老练,融会前人,独出机杼,融入情意于物象中,尽显拙朴异趣。
智者创格,工者写形,在《群芳吐艳册》中白石老人画笔略到,而意态已具,气韵生动,逸趣横出,自成一格。<枇杷>以没骨法画出果实,设色藤黄,淡墨做枝,浓墨为叶,看似简单,但要处理好笔墨、色彩与构图并不容易。此幅的枇杷果叶呈下垂状,对角构图,果实之间枝条穿插,看去饱满和谐,又鲜艳欲滴。<红梅>落笔大胆而肯定,运笔精熟,以浓墨写出枝干,用笔苍劲老辣,梅花朵朵有如红烛,花枝交错,互为呼应,整幅作品设色清丽而淡雅,山间逸韵顿现于此。<兰花>中齐老力图摆脱工整细谨的作画风格,而画面仅寥寥数笔写兰花,用笔劲健,设色丰富微妙,流露出强烈的文人审美趣味,形象地表明“衰年变法”时期的白石老人籍画风之变,以增强画之品位格调。同时此套册页为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先生旧藏,可谓出处明确,流传有序,概言之,该册页既存有齐白石变法之前的画风,又融会了变法后之的面貌,互相映衬呼应,真实地显示出齐白石“衰年变法”时期的创作情态,极为难得。
#遇见艺术# #为什么偷偷藏不住口碑两极化# #我们为什么期待碟中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