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1919年12月13日—1982年8月25日)。原名冯亚珩,因崇拜石涛和鲁迅改名“石鲁”。著名书画家,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
石鲁祖籍江西景德镇,其高祖迁四川,成巨商,建冯家大庄园,藏书十余万册。少时家庭文化氛围颇佳;15岁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系统学习传统绘画,临习石涛、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鸟,摹写扬州画派及吴昌硕等人的绘画作品,为后来的国画创作打下了基础;1936年毕业于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肄业于四川华西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1939年入陕西安吴堡青训班学习;1940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院,从事版画创作,后专攻中国画,因慕石涛和鲁迅,易名石鲁。;1944年调入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任创作员;
石鲁创作中
石鲁 长城内外
石鲁 转战陕北
石鲁 黄河两岸渡春秋
石鲁 自古华山一条路
石鲁 华岳雪霁图
石鲁 小猫
石鲁 印度神王 1970年
石鲁 采桑女
石鲁《变工队——陕北农村生活小景》 1950年春
石鲁《王同志來了》1953年
石鲁 开天辟地
石鲁 移山图
受陕北自然环境和石鲁创新思维的影响,他所创作的陕北题材山水画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清新、飘逸和空灵之感,多以粗犷泼辣的笔墨语言风格展现其地域特征,体现高原地区最真实的情感。
石鲁 长城内外
逆流过禹门 1960年
家家都在花丛中 1962年
石鲁 小米加步枪
石鲁 春郊行旅
石鲁人物
石鲁 椰林
石鲁 椰枣
石鲁 柿红时节
石鲁 采桑图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中,笔墨作为中国画家特有的表现语言在不同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正所谓“笔墨当随时代”。石鲁笔下的墨章法主要由皴法和用色两方面所构成,并且在这两方面都有所创新,他将古人笔墨程式与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结合,提炼出了独特的皴法。
石鲁 采桑图
石鲁 山村写生
石鲁 石榴
石鲁 五月风荷图
石鲁 逢场作戏
石鲁 华岳松风
石鲁 牧牛图
石鲁 竹石
石鲁 安康河畔
石鲁 春忙图
石鲁 街头小景
石鲁 漫游者、流浪者
石鲁 埃及少女
石鲁 女学生像
石鲁 闲谈
石鲁 陕北山水
石鲁 华岳苍龙岭
石鲁 清幽
石鲁 夜色
高山仰止
石鲁 渡船
石鲁 延河边
石鲁 延安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