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在公元772年创作这幅《臧怀恪碑》的时候,已经是63岁的年龄了,这个时候,他书法艺术的水平已经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该篇碑文共计1530个楷书字体,其字体中,“颜体”的书法风格是非常突出的,各种书写技法也都在这篇碑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中尤其是“锥画沙”的技法,被他运用的是相当的完美。
作为“颜粉”的我们,可以在这些字体中充分地吸取其“锥画沙”技法的精髓,让我们的书写水平再拔个高,上个台阶。
在颜真卿被害后,书坛上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他就是崭露头角的柳公权。当初,柳公权在学习前人的书法时,他在临习“颜体”的时候,就是从这幅《臧怀恪碑》入手,一步一步形成“柳体”的。
至于该碑中在书法布局方面,因为在排版上出现了一丝丝的失误,造成了每竖行之间的间距上出现了一点点的瑕疵,丢失了部分通篇上的气韵,所以,我们在临习时,就不要参照这幅作品的格式了。
颜真卿这幅《臧怀恪碑》的书写水平当属他的精品力作,笔墨间注入了他许多的思想和情感。其字体行笔不仅遒劲壮阔,而且大气磅礴。说来也怪,碑文明明是凹在石碑里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凸出在石碑上似的,立体感的效果非常强烈,这便是“锥画沙”艺术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
该碑中“锥画沙”艺术效果不仅反映在每个字体上,即便是一点一竖,一撇一捺间,都将“锥画沙”这种书法中独特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完美的诠释,这幅作品中“锥画沙”的气韵是非常精道的。
该碑字体中的线条写的虽然比较纤细,但依然是那么挺拔俊利的,其“颜体”的骨骼以及“锥画沙”效果让人一览无余。
在书写风格上,也是古朴厚重,雄浑大气,除了给人威严的庙堂之气以外,还有一种极具温润、俊秀之气。在结体上也显得更加宽博、雄健和疏朗。每个字体的笔画架构都非常牢固,尤其是笔墨干净利落,无不彰显出“锥画沙”艺术的特点。
当我们为这笔笔精道的1530个楷书字体中“锥画沙”艺术的而赞叹不已的时候,同时也为我们这些“颜粉”们有这么一幅难得的临习“颜体”“锥画沙”艺术的经典版本而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