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连载闻章先生
为吴冠南老师写的文章《以花为证》
无限意
败花之凄美,之壮美,其实是在告诉,只是没人听得懂,但吴冠南听懂了:
我怜惜残花败柳,我崇尚自生自灭,虽艰难却自由的生命状态!
我的绘画源于斯!
我的品格源于斯!
我一生许许多多、林林总总的诸多事情,成亦于斯!败亦于斯!
但我很欣慰,因为我大致还算恪守了人生的本真。
是的,是本真。
此花展示的不仅是花之真相,且还是人生真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流水落花,同时是永恒。
如黄庭坚诗:“庄周梦为蝴蝶,蝴蝶不知庄周。当处出生随意,急流水上不流。”
水是不流的,流的只是波浪。
人是不死的,死的只是躯壳。
花是不谢的,谢的只是花瓣。
花映现的是人心中的真、善、美,色美、形美、香美、柔美、静美、净美、完美,美不灭,花不灭。
花谢是以自身之死来救拔人的爱美之心,花谢,是因人心凋零。
心永恒,花永恒。
心不败,花不败。
不唯花,世上种种相,种种事,种种音声,其实都是为了启悟人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世界本真,一朵花就能说清。
繁杂世界,无非一枝梅,一枝梅有无限意。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绘画是修行。吴冠南说:绘画对自己来说,是修行。
绘画是修行,看画也是修行。
真言
吴冠南看花用掠取法,花在花那儿,一眼把花看过来,看到自己这儿来,此是形与神的同步摄取。
所谓为花传神,是必须知道什么是花的神。
什么是花的神呢?
美是,妙是,真是,善是,生生不息是。
因此吴冠南说:画无定法,却有定理,定理乃为“精气神、真善美”六字。
吴冠南掠眼看花之能,化开来,成为了他看待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特质,有了这样的本事,吴冠南不唯看花念花纸上栽花是修行,运水、搬柴、吃饭、睡觉也是在修行。
修行不在做什么,在怎么做。
在于庄严与否,在于纯真与否。吴冠南在《浅说禅与画》中说:
觉悟是参禅的目的,而觉悟也是人生、艺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
因此在他那里,如画竹,也是千竿千佛刹,如画花,也是一叶一如来的。
他还说:对艺术大彻大悟的前提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人是前提,绘画的目的不在画那里,在人这里。
人高了,画才高。人好了,画才好。
人有气度,画才有气韵。
吴冠南深知这些,因此他勉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时常告诫自己对一切不要心存奢望,明白得即是失,失即是得。
一心学佛门之苦修,修得一切随缘的心态,便大约可以接近我即是花、我即是佛、我即是我的大乘之境了吧?
“我即是花,我即是佛,我即是我”,此三句话,十二个字,乃吴冠南真言。
自他不二,尔我一如,吴冠南就这样花朵一样开在大乘境。
我即是花
吴冠南知道谁是自己,比如情绪不是情怀是,狭隘不是宽阔是,灰暗不是光明是,愚钝不是智慧是,虫豸不是狮虎是······
但是与不是在何处分野?
这样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吴冠南的,是全人类的。
其实这事解答起来不难,关键是做起来难。
现成答案多极了,历代圣贤留下书留下事迹都是在告诉,却不能替代谁。
归结圣贤所说,不外《楞严经》上的一句话:“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找自己最难,也最容易,自己从来不在别处,能安住当下,不再四处寻觅时,恰就找着了。
吴冠南说“我即是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吴冠南找到了花,但花不是他。
若花是他,他就不找了。
吴冠南不找了,这时说不定花开了,此花是心花。
这时他再看自己曾经说过的“对艺术大彻大悟的前提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这句话,就会会心而笑。
与花同在
吴冠南当年为“花郎”时,似一茎勃勃青莲;
如今成“花翁”,情性若铁铸,已经是一株老梅了;
未来是“花神”,那时是个什么状态?
明人张大复说:“月是何色?水是何味?无触之风何声?既烬之香何气?独坐息庵下,默然念之,觉胸中活活欲舞,而不能言者,是何解?”
色、声、香、味、触、法,一花具足,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
到那时,可解、不可解、不必解都不须解,他知花,花知他,他是花,花是他,两两具足,就尽够了。
吴冠南也曾说过:不可思而思之,不可为而为之,在不可能处寻找到切入点,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惊世骇俗的作品来。
这句话是预先说出来,为以后启用做心理准备的。
读袁枚《随园诗话》,一句“梅花也有修来福,着个神仙作主人”,似专门为吴冠南作。
梅在,人在,诗句在,感觉这世界也真好!
全文完
往期文章:
以花为证(一)
与花同生(二)
花是佛,佛是花(三)
悟识 花之光(四)
以花为证—参悟(八)
以花为证—南京(九)
以花为证—诱惑(十)
以花为证—真爱无情(十一)
以花为证—斯是吾道(十二)
以花为证——从自己到自己(十三)
以花为证——拉黑自己(十四)
以花为证——天趣(十五)
以花为证——用你真心的感受去画(十六)
以花为证——境界里的花与石(十七)
以花为证——吴冠南的《构成法》(十九)
以花为证——构图的虚实相生(二十)
以花为证——黄宾虹是一味药,能活人也能杀人(二十一)
以花为证——万法归一(二十二)
以花为证——说色(二十三)
以花为证——无色之色(二十四)
以花为证——心灵为体,技法为用(二十五)
以花为证——对花出神(二十六)
以花为证——“脏”与“乱”(二十七)
以花为证——不定法(二十八)
以花为证——心法(二十九)
以花为证——为花传神(三十)
以花为证——放下(三十一)
以花为证——写之意与写之妙(三十二)
以花为证——好的书画不仅有喜悦还有敬畏(三十三)
以花为证——无师之师(三十四)
以花为证——画外功夫(三十五)
以花为证——把自己开成花(三十六)
吴冠南
江苏宜兴人,1950年生。1962年步入画道,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写意花鸟画。
数十年来在各种媒体大量发表作品及论文并多次参加大型学术提名展、双年展。近年来致力于立足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新。
在当代写意花鸟画领域独树一帜。出版个人著作数十部。获2004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美术学术奖,“黄宾虹奖”,2004年南京传媒水墨画三年展“傅抱石奖”。
雨茗轩主溢华与吴冠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