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说:勇敢的面对世间一切真相的平凡人就是菩萨。我理解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佛啦!
菩萨是那个安住在本然如来藏,自显自解脱的圣人。当然显教和密教对菩萨的定义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行持世俗菩提心的名言菩萨,而另一个是证悟胜义菩提心的真实菩萨。
世间无论怎样繁杂,人总要安静下来 ,过一段清静而自醒的日子, 让自己沉淀 ,然后就做一个温柔而又强大的人。 不是每一朵花儿都同一时间开放, 也许我来早了, 也许晚一点 ,也许我正好途经了它的盛放。无论早晚都要安住当下的那颗心,在寂静无声之中享受生活的喜悦,你可以更慈悲。
心有深山梦,身无不世才。常疑我亦月中来,独坐独行独自看花开。琐事劳双眼,闲书合复开。红尘甚冷且添柴,素与繁华相远恐沾埃。生活总是平淡无奇的,只有平平淡淡过活自己的日子,才能在寂静里寻找到光。人生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知道光,看到光,相信光,才能成为光。
几十年的滚滚红尘,也算有了成长。生命里最适合你的人,应该是看透了你的脾气,还愿意留下陪你的人。活到了一定年龄,你会发现,你需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一个不离开你的人。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关系要懂得互相服软,轮流低头就不会走散,哪有什么天生般配,只不过一个懂得包容和迁就,而另一个懂得适可而止……感情有什么好讲的呢,因为爱自有天意!珍惜所有不期而遇,看淡所有不辞而别,尽人事,听天命,生活不用比较,每个人的路不同,守好自己的节奏。没有永远的黑夜,只有未到的黎明。
人生几度曾远泊,日长梦短三更醒。不觉此生真得名,滚滚红尘未了情。舟横墨海乐此彼,六十年间梦半回。浊世又翻新岁月,浮生将涉几沧桑。疏狂不记况沦久,寂寞方知饮恨长。漂泊江湖誰惜得,千山万水入詩行。
我只想活着,自由的活着。我不想为活着的意义去讨论,生命本身就没有意义。
生命的本真就是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对于艺术和各种展览我都投入热情,从中寻找活着的自由灵魂。我时常在想,为什么现在人的痛苦阈值这么低?几天前,在展览中看到战后的那些人经历的痛苦,不禁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人都偏向去喜欢那些光滑的、明亮的、结构性上比较好理解的东西,而去避免看一些呈现出痛苦和阴暗面的作品?
其实六七十年代之后,社会进入了一个拟像阶段,人们就开始逐渐有一些方法去逃逸痛苦了,而不是解决和直面它。我觉得一个点就在于,对于现在没有经历过过去那种大型创伤的人来说,他们会觉得为什么要进入这种痛苦的领域。所以我们的痛苦阈值实际上就会变得很低,但逃逸其实并不能让我们真正的解决问题。
所以我觉得,博物馆这样编年体和时间周期式的展览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我们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就能了解到每一个阶段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而更多的去了解这些时代的周期,实际上我们也能更加能够知道现在我们需要什么。
我觉得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去博物馆这样的地方,以结构性的视角看看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经历的事件和变化。
我只想活着,自由的活着。这是一个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生活态度。让这个有时限的躯体寻找自由的灵魂。
2023.10.25. 癸卯年九月十一. 半寸隐盧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