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原石欣赏

金石迷 金石丛刊 2023年10月09日 08:02

图片

高清陈仓石鼓原石,字字珍贵|原石欣赏

唐代手书墨迹墓志铭出土,书而未刻的文字太美了!|原石欣赏

莱子侯封田刻石|原石欣赏

北魏《韩弩真妻王亿变碑》|原石欣赏

响堂山石窟刻经|原石欣赏

怀素: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原石欣赏

重庆博物馆: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原石欣赏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单字版)|原石欣赏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原石欣赏

黄麟元:先汉川府君墓志铭并序|原石欣赏

图片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指二千多个字径一尺多的大字,镌刻在一处巨大的溪床石壁之上,可以想见,是何等壮观!何等令人震撼!这就是镌刻于泰山斗母宫西北约四百米处的经石峪的《金刚经》。李志敏评价:"《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体势开张宏阔,大气磅礴,字外有余力,既古劲深雄,又气韵浑穆,其书大于斗,不愧为 '榜书之宗'"。


图片


图片


宗教的力量有时候是超乎寻常的巨大。佛教在南北朝时期传播很快,除了修建大量的寺院供养以外,还修建佛窟,雕塑佛像,绘制壁画。有感于"缣竹易销,金石难灭"(铁山摩崖刻经语),又大量镌刻佛经于石碑崖壁。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我们留下了异常丰富的艺术瑰宝。

经石峪摩崖《金刚经》书体在楷、隶之间,偶尔杂有一占篆意古拙朴茂,静谧安详,为历代书家所推崇。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泰山经石峪大字》与《瘗鹤铭》相近,而渊穆时或过之。"又说:"大字如小字,惟《鹤铭》之如意指挥、 《经石峪))之顿挫安详,斯足当之。"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鄙薄北齐碑,以为北齐诸碑,率皆瘦硬,千篇一律,绝少异同。惟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推崇备至,称之为"榜书之宗"。《广艺舟双楫·榜书》说:"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雄浑古穆,得之榜书,较'观海'书尤难也。若下视鲁公'祖关'、'逍遥楼'李北海'景福',吴琚'天下第一江山'等书,不啻兜率天人视沙尘众生矣,相去岂以道里计哉!"又说:"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努目邪!" 清杨守敬说:"北齐《泰山经石峪》以径尺之大书,如作小楷,纡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窠大书,此为极则。"(《学书迩言》)刘墉、康有为等人的书法受《经石峪金刚经》影响甚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