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画 | 齐白石《寄斯庵制竹图》

中国书法网 2023年12月01日 20:04

图片

图片

齐白石《寄斯庵制竹图》
立轴 设色纸本 49.0×30.0 cm
题识:寄斯厂制竹图。瘦梅仁兄刊竹,名冠一时、曾刊白竹扇器赠余,工极,余画此答之。时丁卯六月,居燕第十一年,齐璜。

图片

《寄斯庵制竹图》,是为好友张志渔创作的,描绘其用功于刻竹制印之事。画中一棵硕大的柏树,枝叶参天,一飞冲天,与屋子后面的柏树枝叶相连,占去了画的大幅笔墨,其苍劲有力,亦若山峦连绵,也若低低云翳,环护着下方的屋子。房舍白墙青瓦,白墙恍若洁净白雪,青瓦雨水浸蚀,若宿墨。瘦梅先生着白衣,正襟危坐,凭窗据案,右手凭刀,看似不动而已然动,这份动感使画面活跃而灵气。款署:“瘦梅仁兄刊竹名冠一时,曾刊白竹扇器赠余,工极。余画此答之。”

图片

款中所谓“瘦梅”即张志渔(1893-1961),号通玄,又号寄斯庵主,光绪末年时,张志渔已经以治印为人所知,达到很高艺术水平,当时与齐白石齐名。他曾经两度在段祺瑞执政府任职,但时间都不长,北洋政府下野后,张志渔转而专凭艺术吃饭,在前门外劝业场三楼设“寄斯庵美术社”,招揽治印生意。而刻竹则是他“无师自通”,他在家自行摸索,终于得其门径,掌握了沙地、皮雕等多种形式,其喜用竹带青皮者刻阳文,另用刀尖挑剔若砂皮状,得干湿浓淡以至飞白,以奇制胜。1918年的时候,已能在南纸店悬润,正式收制刻件了。

图片

刻竹一艺,有阳刻、阴刻、青皮、沙地等多种形式,施于扇骨、臂搁、笔筒等,但画稿是非常重要的,张志鱼当时是中国画学会重要成员,与北京一流书画家交往极多,因此所刻除自作书画外,多为溥心畬、张大千、齐白石、徐燕孙等一时名彦在扇骨上绘得的底稿,然后奏刀而就,原画神采不但全局毕呈,而且还能以刀补笔,作出适当调整,成为一种令人叫绝的艺术品。故此,白石老人对他青眼有加,白石老人在绘赠此图之后,次年也为其题写了“寄斯庵美术社”横匾,并在张志渔以后出版的《刻竹治印无师自通》时篆书题赠“雪爪”二字以贺。2009年,中国嘉德秋拍曾拍出过一柄由当时京津二十一位名家合作,或画或写,皆为张志渔上款的成扇,扇骨则由张志渔刻吴昌硕、齐白石画稿,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