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藏金文全集》
曹锦炎 主编
2023年12月
▲点击封面购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作为国之重器,历来是权力的象征。
虢叔旅钟 西周晚期
亚侯爵 商代晚期
金文镌刻其上,上自商末,下至秦汉,具有非凡的史料价值,更被世人青睐有加。
小克鼎 西周晚期
金文虽美,却素有难认、难解、难记、难写之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国家图书馆藏金文首次以全集形式出版,涵盖七大类别、二千五百余件拓片。
何谓金文?
金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经商代晚期、西周时期,直至春秋战国,逐渐发展和演变为成熟的书体,后世称之为“大篆”。
国家图书馆藏金文概况
国家图书馆,自京师图书馆设立以来,经过百余年的努力工作,从公私藏家中征集了数量十分可观的铭文拓本。据统计,馆藏金文拓片3000余种,其中仅商周金文拓片就有15000余张,涉及青铜器2000余种,几乎涵盖了目前所知全部器型。这些拓本的内容包括现藏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公立机构的部分青铜器拓片,更多的是清中后期以来著名学者、鉴藏家如张廷济、叶志诜、吴式芬、吴云、陈介祺、潘祖荫、吴大澄、陆心源、陈宝琛、端方、罗振玉、刘体智、孙壮、黄浚、张玮等人所藏的珍贵拓本。拓本中包括了非常多的名品重器,如大克鼎、大盂鼎等,且同一器物往往有多种不同形态、不同藏家、不同传拓时间的拓本,具有不可替代的版本学研究价值。部分拓本经多人递藏,钤印多、题跋多,学术价值高。
《国家图书馆藏金文全集》
《国家图书馆藏金文全集》共分八册,书前包括熊远明、曹锦炎、卢芳玉、唐楷之等专家学者的综述及研究论文四篇,正文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用器及存疑器七大类,每类下以字数为序,辅以年代先后,附铭文、拓片编号、尺寸、钤印以及器物年代等信息,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及文献资料价值。《国家图书馆藏金文全集》已列入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总体规划的项目库,是目前对国家图书馆所藏商周金文拓本最全面、体量最大、学术性最高的一套图书。
特点
全集的出版,是海内金文拓本首屈一指的收藏单位——国家图书馆迄今为止种类最全、涉及馆藏金文藏品范围最广的一次展示,基本涵盖了已知青铜器的所有门类。
虢季子白盘
此次整理的金文拓片,有超过百件之数是过去未见著录的新拓本或者是仅见摹本、未见原拓的孤本拓本,全集首次予以披露。
道光咸丰年间陕西扶风出土的良季鼎,原器下落不明,所幸国图保存有铭文拓本,收录于本书第一册。
叔妀簋(盖)铭文以往仅见于《攈古录金文》,且所收为摹本,国图则保存有该器的铭文拓本。收录于本书第二册。
全集正编以器形分类,下设若干小类;同一小类下,根据铭文字数多少(由少到多)排列拓片,字数相同者按时代先后排序,分类科学,编排合理,是对金文类全集编纂方式的新探索。
每一拓片著录编号、馆藏号、年代、尺寸、铭文和钤印信息,便于读者检索、认识和进行学术研究。
全集图版部分先排作品全形,部分作品则取局部放大编排,高度还原,详略得当,便于读者欣赏和学习。
全集编委均为古文字学、金石学方面的权威专家,具有极高学术水准,同时吸收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全集具有可靠性、专业性、前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