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下吧
1、时间、地点: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元乂(yì)墓志与盖,分别于1925年、1935年出土于洛阳前还资村(今向阳村)东南一大冢内,现均存于开封市博物馆。1974年,考古人员再对元乂墓进行发掘时,发现墓中的墓志盖残石。
2、原文及碑帖图片(原文较长,分若干次分享。因排版问题,该碑帖无法按图片正常顺序与原文一一对应。此外,本文在此不探讨元乂本人生平)
魏故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冀州刺史江阳王元公之墓志铭
公讳乂,字伯隽(jùn,古同“俊”,才智超群的人),河南洛阳人也。道武皇帝之玄孙。太师京兆王之世子。派到天河,分峰日观,川岳合而为灵,辰昴散而成德。清明内照(内心清明如镜),光景外融(外在光彩耀人),标致玄远(深远),崖涘(sì,边际、尽头。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牋》:“沐发晞阳,未测~~。”)高峻,皂白定于是非(明辨是非),朱紫(喻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由其标格(规范)。加以思极来往(思维敏捷),学贯隐深(学识渊博);奇文异制(文采奇崛),雕龙(善于修饰文辞)未爽(没人能比他的文章更加清晰明了);枢机(喻言语)暂吐,讵越谈天(又有谁能超过他的谈吐?)。杨叶棘刺之妙,基卫未之踰;蛇形(书法技艺如笔走龙蛇般风格洒脱)鸟迹(鸟篆的写法。[汉]·蔡邕《隶势》:“~~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之术,张蔡孰能比(又怎是东汉的张衡、蔡邕可以与其相比的?)?于是远近惟慕(声名远扬),藉(籍)甚(作盛大状,深受)京师。
遭太妃丧,哀毁(哀毁骨立,形容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过礼,几于灭性。太师敦喻(也作“敦谕”,劝勉),乃更苏(复苏)粒。年方弱冠(古时男子20岁称弱冠),应物(顺应)来仕。掩浮云而上征(出自《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覆盖浮云而向上飞升),抟积风而鼓翼(《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借指乘风捷上)。
初除散骑侍郎。尚宣武胡太后妹冯翊郡君。以亲贤莫二(无比),少历显官,寻转通直,迁散骑常侍光禄勋。职惟谈议,任实总领,选才而举,民无闲然(亦作“閒然”,异议)。非惟获赏参乘,见知廉清而巳。转侍中领军将军,领左右,寻加卫将军。虽秩班近侍,而任居时宰,朝权国柄(国家大权),佥(qiān)望(众望。[南朝]·沉约《为齐帝作王亮王莹加授诏》:“时栋民誉,~~所归。”)有归。类公旦之相周(周公辅成王),等霍侯之辅汉(霍光辅政),妙识屠龙之道(艰难伟大的事业,依体系解释可理解为“治国理政之道”),深体亨鲜(治国便民之道,比喻政治才能。《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之术。振纲而万目(众人。成语“万目睽睽”指在众人的注视、监督下。)理,委辔(放手治理)而四牡(四匹雄壮的骏马。《诗经·小雅·四牡》:“~~騑騑,周道倭迟”)调。人无废才,官无废职,时和俗泰(时局稳定,人民生活安宁),远至迩安(远方的百姓归顺依附,近处的人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田畴之谣既弭(对田官的谣言已然止息),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出自《诗经·郑风·羔裘》,借指官员)之刺亦息(对大夫的讽刺也已停止)……
本公众号只对碑帖好词好句进行整理供广大书友学习、积累,作者本人并不对碑帖书风高下优劣进行评判。原文翻译及排版系作者智力劳动成果,严禁以获益为目的进行转发、盗用,如有发现还请于后台及时告知。最后,作者学识有限,如有翻译等方面产生谬误还请各位及时指正,望各位书友多包涵,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原石拓本比对——北魏元乂墓志》 2022.04 第1版 刘小磊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
《古代汉语词典》 1998.12 第1版 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词典》 2016.06 第7版 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 2013.07 第1版 中华书局;
部分资料参考百度百科
往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