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出没注意——2024,有龙则灵

夜雪 干草村古董奇缘 2024年01月06日 12:21

真实存在么?


偶然听说,一位经年打坐冥想禅修的人,在她的静室中,邂逅过一条龙。


听起来有点玄幻是么。出于某种直觉的理解和意识,没来由地相信——这种神秘的生物仍然和我们同处一个时空。


图片


百度一下,就会发现几乎各个时期都有龙现身的目击报告,尤其是在网络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龙的身影似乎越来越频繁地被看到被拍到,让人有理由相信那些关于地球升维的预言,龙这种也许只存在于四维空间的生物,真的要从隐秘的空间里显现么?


本来敲了一段曾让我大受震动的一次经历,末了还是删掉了。在这个早就固化、少数服从多数的世界里,说一些有的没的的,大概率会被嘲笑。龙存在与否,人们需要一个权威来佐证,不抓住一条活生生的龙就不会被科学界承认。毕竟,建国以后连动物都不许成精,更不要说龙了。


龙存在的更多证据在于,它是古文献及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神兽。《说文》称它为“ 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图片

商 三星堆的龙族们


“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也,高乎其著也。”

——《说苑·辨物》


夏代时龙更是被人豢养的宠物。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云:“古有畜龙,故国有豢(huàn)龙氏,有御龙氏,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故帝舜氏世有畜龙。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夏后飨之…”



图片

商 妇好墓玉龙


豢龙氏是古代一个专门养龙的人物,其别名董父,生活在帝舜时期,是黄帝的裔孙,擅于养龙,他豢养龙的事迹被很多资料记载。放在今天,还不得分分钟成为千万级粉丝流量的宠物博主~


龙可以被豢养,甚至被食用。相同的记载在《左传·桓公五年》和《述异记》中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粤,始杀而尝,闭蛰而蒸——“一青龙堕于宫中,帝命烹之。”



图片

战国中期玉龙佩(大英博物馆藏)


不知从何时开始,龙的数量就大大减少了。对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还做了解释:“夫物物有其官,龙,水物也,水官弃之,故龙不生得。”龙属于水中之物,在地球上生存不下去了,被水官抛弃了,所以它们就不再生出来了。


除此之外,为什么龙难再被见到,我认为是人的神性消失了,肉眼凡胎的人类再也看不见另一个次元的生命。

一直怀念人类的巫性文明时代。那时人的潜能无限,已近通灵。


图片
西汉 龙凤纹玉剑彘(2021北京鸿盛祥拍品)

据《山海经》记载,约公元前4000多年的上古颛顼帝时期,发生了一件政治改革大事——绝地天通,即天地分治、神人分治,从神人混杂变成神与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商周艺术中的动物纹样实际上是商周艺术所有者通天的工具。


光直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中说,天地之间,或祖灵及其余神祇与生者之间的沟通,要仰仗巫觋;而祭器和动物牺牲则是天地沟通仪式中必须配备之物,从而实现天地神人交通。因此我们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有其图像上的意义:它们是协助巫觋沟通天地神人的各种动物的形象。

最常见的动物母题——餐餮纹,实际上就是由龙纹构成。


图片


饕餮的特征是,它把兽头表现为好像被从中一剖为二,两半各向一边展开,又在鼻子中央合一。……如果将两半合起来看,便是一个十分完整的饕餮;而从正面看,其两眼、两耳、两角和下颌表现了两次——正是两条完整的龙的侧影。

饕餮纹给人一种令人生畏的感觉,显然具有了由龙身上得来的“神秘”“神奇”“有力”“感人”的大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战国早期蟠虺纹玉龙佩(藏品)

🎭
__________


曾有小小祈祝可以与那灵兽破壁相逢同在一维(…当然只远观就好—_-|),所以每次散步时,会下意识望向天空。


林间风声有如海潮,我知道死去的亲人还像从前一样站在身旁。在那云层之上、那粗犷星宿的统驭之下,有龙正翻滚舞动旋转飞升,牠的半透的次元性鳞片奇迹般闪烁明灭,恰似物质与意识的磷光……一切并不比我此时更像一个幻觉。


龙在2024的天空出没,仿佛一个巨大的现实扭曲力场。如果你认为某件事应该发生,那就尽力让它发生吧。


🐉

许愿需谨慎,梦想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