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薮‖谁哄抬了薛宝琴的“物价”

大众日报2024-01-14

《红楼梦》中的女子已经够多,已经够美,已经够写的了。可作者谁呀,曹雪芹啊,他怎么可能收手,写不到极致怎肯轻易罢休!因此,书至第四十九回,说不着的又出一女,再次让读者惊鸿一瞥。

这女子便是薛宝琴。

一个根本入不得正册的女子,有必要为她兴师动众地劳笔费墨吗?

有一种说法,薛宝琴的“物价”是贾母给“哄抬”起来的,想来也确有一定道理。

贾宝玉是第一主角,大观园里的所有人都得围着他转,贾母当然也不例外。不过,贾母在意宝玉的,并非是他的仕途经济,而是他的婚姻大事。

本来,不复杂,一宝一黛,两个小冤家一天天地闹来闹去,贾母看在眼里,难免已经生出些期许。但薛家的突然进京,让事情一下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凭空多出来了一个薛宝钗,一个另一种风格的美人胚子。

薛宝钗上来就从“道具”上下功夫,一出手就抢占了制高点。她有把金锁,上刻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有就有吧,关键是她要主动亮出来,都知道贾宝玉的玉上也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你这主动亮出来是个什么意思,这暗号就算对上了?当然,说薛宝钗“主动”,好像也有点冤枉她,因为是她的丫鬟黄莺儿“无意中”透露了消息,是宝玉求着要看而“不得不”拿出来的。不过,单是看丫鬟的名字就让人惊心,“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反正这高枝上不能再允许有别人啼,只要有别人啼,就惊了她的梦,这什么道理!至此还不算,还要让莺儿赶织璎珞,专门送宝玉,好把他的玉给网住,别再让它到处跑。

好像什么也没说,又好像一切都昭示着势在必得。

针对这种情势,在薛宝琴到来之前,贾母已经先出了一招。

在清虚观,张道士的提亲,给了贾母亮明观点的机会,“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得上”,“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这意思已经很明显,宝玉的事,不急,等大大再说,而且单是富贵,算不得必要条件。

薛宝琴的出现,给了贾母再次出招的机会。她装模作样地细问宝琴的生辰,凤姐说,“我正要做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儿笑道:“老祖宗别管。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家,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不是刚说完“大大再说”的吗,怎么突然就打起薛宝琴的主意来了呢?想来,即便薛姨妈不半吐半露告诉贾母“可惜了这孩子没福……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贾母对此也是早知道的,正是知道,才要张罗起来。这一张罗,表面上是对薛宝琴的有意,实际上正是对薛宝钗的婉拒。

想来贾母对钗黛肯定都有不满意之处,但细细考究,可能对薛宝钗的不中意会更多一些。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时,去过黛玉的潇湘馆,去过探春的秋爽斋,刘姥姥评价林黛玉及潇湘馆“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子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探春的秋爽斋三间屋子并不隔断,陈设典雅,华丽中透着大方。贾母在潇湘馆见那纱窗旧了,便命人用“软烟罗”糊上窗户。在秋爽斋,只找出一个毛病,就是“后廊檐下的梧桐”太细了,还没长成。但在薛宝钗的蘅芜苑,贾母一进房就吓了一跳,“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蘅芜院外围的花溆萝港,两滩上衰草残菱,这些都给了贾母阴森森透着凉气的感觉,贾母便止不住地摇头,“年轻的姑娘们,屋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有人说,元春是看中薛宝钗的,证据是端午节赐礼时,黛轻钗重。其实这证据也并不充分,因为元妃赐薛宝钗的是红麝串,而麝香却有避孕之用,那么以此作为礼物赠送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又会是个什么意思呢?

不多说了,反正薛宝琴的“物价”,是被贾母给“哄抬”上去的。不管别人有多美,贾母自是认定她艳压群芳。

如果这么看,那么薛宝琴这个人物虽入不了正册,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合写妙玉时,脂砚斋就曾有双行夹批“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但其作用还是明显的,重要的是,她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书中各个女性形象,也给宝玉的婚事又加了一道波折。

按《红楼梦》“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设计,薛宝琴最终的命运,同样不会太好。

薛宝琴作过十首怀古诗,其中有一首《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在她的柳絮词《西江月》中对命运的暗示更为清晰:“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由此看,她最终并没能嫁成梅家。只是“不在梅边在柳边”一句,又会让读者无端想起那个唱戏的柳湘莲来。可尤三姐殉情之后,柳湘莲应该已经出家,按脂批,甚至后来有做了强梁的可能,那么与薛宝琴还能结缘?第五十回是“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薛宝琴在一首七律《咏红梅花得“花”字》中,又给出了另一条线索,“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这很容易会让读者联想到花家。同是在这一回中,李纨出了个“萤”字谜,让众人猜射一字,众人猜了半日没猜出,却是薛宝琴猜出了:“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这些细节,有些进一步佐证的意思。如果按脂批透露,贾府败落后花袭人与蒋玉菡曾救济过宝玉与宝钗夫妇,而宝琴乃宝钗堂妹,花自芳乃花袭人长兄。假如由袭人牵线,将她与自家哥哥结缘,这逻辑似乎也能讲得通。

(张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