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
1925年 钱瘦铁题
立轴装裱拓片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之陵。“昭陵六骏”指唐太宗李世民在建立唐朝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所乘过的六匹骏马,即特勒骠、飒露紫、青骓、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
前几天发布的徐明松先生用诗人般的文字和镜头记录的《徐明松|重游白沙村庄桥本关雪故居》文末的拓片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钱维多先生发来两张昭陵六骏照片,提及为三年前桥本关雪纪念馆馆长桥本真次先生发他的在找钱瘦铁先生留在白沙村庄的物品时发现的。在徐先生推文里看到了第三张拓片,应该起码找到了钱瘦铁先生题写过的昭陵六骏的六分之三拓片。
“唐.昭陵六骏”石刻
是唐贞观十年立于陕西省礼泉县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6块大型浮雕石刻。这六骏为“马上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心爱的六匹座驾,据传,他特令画家阎立本先把“六骏”形象画出,然后令石刻家阎立德刻在石屏上,本人亲自创作赞词,书法家欧阳询来题写赞词。这些骏马雕成以后安置在昭陵北面献殿前的东西两厢,故人们在习惯上称之为“昭陵六骏”,即特勒骠、飒露紫、青骓、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
前面介绍的钱先生题过的便是六骏中的拳毛騧,据记载,李世民亲题赞语:“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陈希夷仙翁即陈抟(871 年一一989年)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书法家和诗人。是道教中继老子、张陵之后,第三位至尊级人物。相传,太极图即为它所创。其人文才武功、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算数韬略,皆为绝顶。故后人有"才艺九绝"之美誉,同时也有隐而不隐,名满天下之谓。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联",为陈希夷的集字联,可见其书法取法北碑,主要以《石门铭》为主,而又能自成一体。康有为曾大为崇拜,屡次摹写。钱瘦铁先生题写的“拳毛騧”三字便是以他的书体写出。
桥本关雪先生曾撰写楹联“春留诗国,一角东山,占斯华丽地;天赐醉乡,千秋左掖,长作天平臣”。钱先生写到的客居天赐醉乡居便是白沙村庄了。
六骏的名字为何如此拗口?
这和马的来源地相关。当时的良马大多产于蒙古和中亚,命名上带有突厥语或波斯语的色彩。比如,特勒骠的“特勒”是突厥语,代表地位高贵的人和勇士;什伐赤的“什伐”是波斯语,本身就是“马”的意思;飒露紫的“飒露”是突厥语中对勇健者的赞颂。李世民亲题特勒骠赞语:“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对飒露紫的赞语:“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军出兵攻打洛阳,李世民带着飒露紫出战,在应战过程中,飒露紫不幸中箭。随从大将丘行恭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李世民。丘行恭又担心飒露紫的安全,亲自为它拔箭。在石雕里,飒露紫似乎在忍痛含泪,前额微靠丘行恭,人马情深,令人动容。
六骏背后的故事都非常精彩,限于篇幅,就介绍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