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馮迎男墓志》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刻製时间为北魏正光年(521年)。墓志的尺寸为34×34cm(一说为44cm×44cm或长46.5cm、宽45.2cm)。墓志采用正书书写,共16行,每行17字。
冯迎男是北魏时期的一位女性官员,她的墓志铭详细记录了她的生平事迹。冯迎男在年少时就表现出卓越的才华,五岁时因家庭变故随母入宫,十一岁时被选为宫学生,博览群书,聪颖过人。十五岁时,她被授予宫内御作女尚书的职位,参与处理宫廷事务,以其贞廉和才能著称。遗憾的是,她在春秋五六岁时因病去世。
1.墓志记录了冯迎男的一生。她自幼“博达坟典,手不释卷”,即精通古籍经典,勤奋好学。
2.在十五岁时,冯迎男被任命为宫中御作女尚书,负责干涉王务,展现出其才华和能力。
3.墓志还描述了冯迎男的性格和品德,如贞廉两存、姿容婉淑等,以及她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人们对她的评价。
冯迎男墓志铭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该墓志铭的书法笔势铦锐,书意温和,简质方茂,清峻古雅,被认为是北魏墓志铭中的精品之一。此外,墓志铭的拓片也被广泛收藏和研究,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
冯迎男墓志铭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有助于研究北魏时期的女性生活状况、官员家属待遇以及女性文学。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女性往往因为封建礼法的约束而难以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但通过这些墓志铭,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她们的故事和贡献。
北魏《冯迎男墓志》
釋文 | 魏故宮御作女尚書馮女郎之誌。女郎姓馮,諱迎男,西河介人也。父顯,爲州別駕。因鄉曲之難,家沒奚官。女郎時年五歲,隨母記宮。慎言窅過,蓋其天姓,窈窕七德,長而彌甚。年十一,蒙簡爲宮學生,博達墳典,手不釋卷。聰穎洞鑒,朋中獨異。十五蒙授宮內御作女尚書,幹涉王務,貞廉兩存,稱蒞女功,名烈俱備。姿容婉淑,衆醜怨其媚;婦禮弗虧,羣女姤其貞。顗其終始,以保天壽。春秋五六,寢疾不喻,昊天不弔,奄辭明世。大魏正光二年三月十八日亡於金墉官。初沃落葩,始紅墜色,酸感路人,痛纏近戚。其月廿六日窆於洛陽之山陵。母弟號悼,親侶哽噎,其辭曰:渏清七德,婦禮濃濃,如何桃年,奄虧上容。棄斯窈窕,忽歸堙松,如可顧子,不遂心匈。永櫬下泉,悲塞上衝。(釋文來源:《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