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3年前这块书法令人百看不厌,主人公是女尚书,是知识改变命运在古代的典范,也是现代励志剧的模板,事迹和艺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书童 书法可循 2024年12月30日 07:20

20品经典魏碑、常放手边揣摩

也可点击进入“送给朋友”,礼轻惊喜重

图片

在北魏时期,一块名为《女尚书王僧男墓志》的珍贵石碑,于正光二年(公元521年)镌刻而成,宛如历史的低语,静静诉说着过往。其形制端庄,高度与宽度均为39.5厘米,恰似一方沉稳的方寸天地。
而石碑的盖子,则略大一圈,尺寸为42厘米乘42厘米,宛如守护这片历史记忆的华盖。碑文布局严谨,仅有两行标题,每行三字,言简意赅;正文部分则铺陈开来,共计十五行,每行十六字,字字珠玑,均为端庄的正书字体,透露出那个时代独有的韵味与风华。
直至1917年,这块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墓志,在洛阳城南石山村的东南角悄然重见天日,仿佛是时间的使者,穿越千年而来。此后,它曾一度被收藏于武进陶兰之手,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让后人得以窥见那段尘封的历史片段。

图片

图片


原文:女尚书王氏讳僧男,安定烟阳人。
翻译女尚书王氏,名讳是僧男,来自安定的烟阳这个地方

原文:安定太守觥之孙,上洛太守那之子。
翻译她是安定太守王觥的孙子,上洛太守王那的女儿

原文:地华泾陇,望带豪胄。
翻译她的家族在泾水、陇山一带地位显赫,是名门望族之后

原文:男父以雄侠罔法,渡马招辜,由斯尤戾。
翻译王氏的父亲因为英勇豪迈而不守法度,因渡马之事招致灾祸,因此遭遇了很多不幸

原文:唯男与母,伶丁奈蓼,独入宫焉。
翻译只剩下王氏和她的母亲,孤苦伶仃,无奈只能入宫

原文:时年有六。聪令韶朗,故简充学生。
翻译当时她只有六岁,聪明伶俐,气质高雅,因此被选为学生

原文:惠性敏悟,日诵千言,听受训诂,一闻持晓。
翻译她天性聪慧,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听讲训诂,一听就懂

原文:官由行陟,超升女尚书,秩班品三。
翻译因为品行出众,她官职不断升迁,最终晋升为女尚书,品级为第三等




32品经典魏碑近距离临摹字卡、高清方便(推荐)
也可点击进入“送给朋友”,礼轻惊喜重




原文:能记释嫔嫱,接进有序,克当干心。
翻译她能记住并解释宫中嫔妃的身份,接待和进献都很有条理,很能符合皇帝的心意

原文:使彤管扬辉,故锡品二。
翻译这使得宫中的笔杆(指女官们的文采)更加辉煌,因此又被赐予了第二等的品级

原文:天不报善,歼兹良哲,年六十八,终于大魏金墉宫。
翻译上天不眷顾好人,这位贤良聪慧的人,在六十八岁时,在大魏的金墉宫去世

原文:上以男历奉二后,宿德者勤,又追赠品一,赐东园秘器及辒辌车。
翻译皇帝因为她曾经侍奉过两位皇后,并且一直勤勉于德行,又追赠了她一级品级,还赐给她东园秘器以及辒辌车

原文:丧之资费,皆取公给,瘗于终宁陵之北阿。
翻译她的丧葬费用都由国家提供,被安葬在终宁陵的北边

原文:丰约折中,一从礼制。
翻译葬礼的规格既不过于奢华也不过于简朴,完全按照礼制来办理

原文:故镂石刊号,诒之来昆云尔。
翻译因此才在石碑上刻下文字,留给后代子孙以作纪念

原文:惟大魏正光二年,岁厘星纪,月侣无射,廿日乙卯记。
翻译这是在大魏正光二年,岁星在星纪(十二次之一),月份相当于农历九月,二十日乙卯日记录下来的


图片

志文细腻地描绘了王僧男的一生传奇。她,来自安定烟阳的才女,因父亲触法,年仅六岁便与母亲一同被收入宫中。在这深宫之中,她并未沉沦,反而凭借聪颖过人的天赋,被选入后宫学府,成为了一名宫学生。
她每日孜孜不倦,诵读千言,对训诂之道一听即明,其慧根之深,令人赞叹。凭借着这份才情与努力,她超群出众,一路攀升至女尚书之位,官阶显赫,位列三品。
更为难得的是,她深得皇帝赏识,因办事得力,被特许晋升至二品。岁月流转,直至六十八岁,她在金碧辉煌的金墉宫内安然离世。皇帝念及她历侍二后,勤勉有加,特追赠其为一品,并赐予东园秘器及豪华的辒辌车作为丧仪,所有丧葬费用均由朝廷承担。
她的遗体被安葬于终宁陵之北,那里曾是孝文昭皇后的寝陵,后成为宫中女子长眠之地,见证着无数宫闱秘史。
王僧男,六岁入宫,直至二品女官,再获追赠一品,她的一生,六十二年深锁宫墙,历经两朝皇后,最终能得以善终,实属不易。这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史,更是对古代女子智慧与坚韧的颂歌。
谈及古代女子为官,或许在世人眼中并不常见,但实则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周礼》便已有女府、女奴、女祝、女工等职的记载,她们既是国君的嫔妾,也是后宫的管理者,堪称女官之始。

20品经典魏碑、常放手边揣摩
也可点击进入“送给朋友”,礼轻惊喜重


及至秦朝,后宫制度初立,嫔妃等级分明,虽兼具嫔妃与女官双重身份,但已初具规模。西汉时期,后宫等级制度进一步发展,而东汉则正式设立女史,专司记录皇帝、皇后起居。至曹魏,女尚书一职应运而生,她们在皇帝游乐之时,负责处理外朝奏事,权力颇重。南朝宋明帝时,后宫女官体系更加完善,品级划分清晰,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北魏孝文帝时期,我国历史上首次将嫔妃与女官彻底分离,正式确立了后宫女官制度。女官们各司其职,名号、秩级分明,其中内司地位最高,相当于从一品官员。女尚书,作为二品女官,职责重大,不仅在皇帝出行时代为处理朝政,还负责安排嫔妃觐见等事务,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王僧男与冯迎男,两位出身不凡的女尚书,她们或因家族之罪,或因乡曲之难,被迫入宫。然而,她们并未屈服于命运,而是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与不懈努力,在后宫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帝的得力助手,也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传奇。她们的一生,是对古代女子智慧与勇气的最佳诠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