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年前这块书法是魏碑另品,破除常规结构,或直或曲,或刚或柔,或疏或密,或大或小,不求完美尽善,却不全而全、不尽而尽

书童 书法可循 2024年12月27日 07:26

20品经典魏碑、常放手边揣摩


图片
为便于掌握这个魏碑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故事字外功,逐句解读如下:
故徵士奚君讳智字淟筹者,——这位被征召却未出仕的奚君,名叫智,字淟筹,
娈州樊氏槱山浑人也,——是娈州樊氏家族,居住在槱山浑地的人,
始与大魏同先,——他的祖先与大魏国的建立者同源,
仆脍可汗之后裔中古迁移,——是仆脍可汗的后代,在中古时期迁移,
分领部众,——分别统领各自的部众,
遂因所居,改为达奚氏焉。」——于是根据居住地,改姓为达奚氏。
逮皇业徒嵩,更新道制,敕姓奚氏。——等到大魏国的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更新制度,下令改姓为奚氏。
君故大人大莫弗鸟洛头之曾孙,——这位奚君是大人(官职)大莫弗鸟洛头的曾孙,
内行羽真散骑常侍镇西将军云中镇大将内亦干之孙,——内行羽真散骑常侍、镇西将军、云中镇大将内亦干的孙子,
兖州治中卫将军府长史步洛汗之子。——兖州治中卫将军府长史步洛汗的儿子。
头年耆多策,每蒙引议,——鸟洛头年岁已高且足智多谋,经常被邀请参与议事,
下关之谋,时亦预焉。——关于下关的计谋,他也时常参与。
干受任遍威,雄名远振,——内亦干接受任务后威望遍及四方,雄名远播,
为夷之俗,以为誓首,——按照夷人的习俗,他被视为誓约的首领,
虽郅都守边,何以过也。——即使像郅都那样善于守边的人,又怎么能超过他呢?
君秉自私闺,不求朝利,——奚君秉持着个人的志向,不追求朝廷的功名利禄,
故无任焉。——所以没有被授予官职。
卒於洛阳,时年七十三矣。——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葬在廛泉之源。」——葬在廛泉的发源地。
妻炖煌宋氏。——妻子是敦煌的宋氏。
大魏正始四年岁在丁亥三——大魏国正始四年,岁星在丁亥,三月,
妻南阳宗氏。——又娶妻南阳的宗氏。
月庚申朔十三日壬申记。——三月庚申朔,十三日壬申记录。
俱合葬焉。——两位妻子都与他合葬在一起。

图片

图片

北魏《故徵士奚智墓志》的书法,犹如一幅古朴厚实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以其拙朴浑穆的艺术特色,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从笔法上看,其笔画线条挺直峻厚,柔韧有力,方圆兼施,几成方框字势,齐向右上侧斜。这些线条宛如山间老树的枝干,历经风霜雨雪,却依旧坚韧挺拔,充满了生命力。它们或直或曲,或刚或柔,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线条憨浑,其字憨直古拙,厚重而不笨重,写得动情入神,和谐畅达,仿佛是一位老者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岁月,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结体方面,更是险峻多变,破除常规结构,融铸改造线质,字呈异姿。有的字势在扭动,不求完美尽善,却达其不全而全、不尽而尽的艺术追求。这些字如同山间奇石,各具姿态,或屹立不倒,或倾斜欲倒,却都稳稳地扎根于石间,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生命力。它们或疏或密,或大或小,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整体而言,《故徵士奚智墓志》的书法充满了古朴拙趣,却又不失灵动自然。其字憨直古拙,厚重而不失灵动,仿佛是一位老者在用他那历经沧桑的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命力,仿佛要跃然纸上,与观者产生共鸣。
此外,该墓志的章法也颇为新颖独特。石有界格,但书写时却多不遵循,除了将顶部和底层的字大致控制在界格之内,其余书写时则自由无碍,笔随心动,任情恣性。这种不守界格的书写方式,使得整篇墓志在规整中又不失灵动,展现出了一种别样的艺术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