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来自于对文字的美化。具体说就是通过笔触美化文字,所以书法美也叫笔触美。
一部书法史就是笔触美的累计叠加。不同的笔触代表不同的风格。
但是在中国文字史上存在过一种怪诞的书体:鸟虫书。
鸟虫书的特征有两个:
第一,线条中段像虫蛇一样蜿蜒盘曲,姿态婀娜,并且伴有粗细变化。
第二,线条的两头简笔画一样,描绘成图案,形如凤鸟,美丽生动。
整体看,鸟虫书非常具有装饰性。
我们说书法要具有书写性,或者写字要具有书写。
问题来了,鸟虫书不论作为文字还是作为书法,都不具有书写性,那么为何要此?其目的何在?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鸟虫书的目的是为了美饰线条,让文字更美观。
虽然鸟虫书的目的是美饰线条,但是他所采用的方法,不是书法的方法,而是绘画的方法,所以鸟虫书不是书法。
鸟虫书是不是书法不重要,也不值得辩论。
重要的是,鸟虫书的目的是对文字的美饰,这个观点对不对?站不站得住脚?
中国学者的观点有一个前提要事先说明一下:
既然认为鸟虫书的目的是美化文字,自然,鸟虫书并不是作为一种字体存在,勉强可以称为书体,一种书法风格。
日本学者石川九杨认为不是这样,他的研究我认为更有说服力。
石川九杨的观点,概言之有二:
第一,鸟虫书是一种字体,不是某种字体的附加,而是某种字体的发展。
第二,鸟虫书的目的不是美化文字,而是王权,神权的体现。
他讲:
在从象征图像文字到笔画文字的过程中,一种过渡文字出现于战国时代,这就是“列国正书体金文”,这一字体常铸写或刻写在剑,戈,钟等器具上,因其奇异的装饰形态而被称为“鸟虫书”,一直没有受到过重视。
……列国正体金文有着去神话化和神话化的双重性,这是鸟虫书笔画曲折且带有装饰性的内在原因。
举例说明。
具有代表性的鸟虫书有《吉日剑》,《中山王厝方壶》,《王子午鼎》,三种。
《吉日剑》上的鸟虫书,刻在一把长剑上,开头有吉日二字,故名吉日剑。为何要把文字刻在剑器上?
因为春秋战国是战争年代,武器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这时候开始,刻写的文字已经有了鸟虫书的形状,目的是为了增加文字的神秘色彩,把字神格化。
下面我们看《中山王厝方壶》。
上面的文字,线条流畅优美,俊逸坚硬,突出了流线型的美感,而且,笔画两头出尖,形似神剑,石川九杨认为这样的文字带有宗教性,有一股神秘感。
下面我们看《王子午鼎》。
王子午鼎上的文字,样式繁复,神秘而奇怪,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趋吉避祸的神符,线条的形态中间肥厚,两端尖细,又容易让人联想起神剑。
所以,鸟虫书的出现,其目的不是简单的美观问题,换句话说,美观文字的方法有很多,没有必要才用这么富有象征性的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文字的出现,是权力的体现,在古代,王权跟神权密不可分,为了凸显权力的正当性与至高无上,往往认为君权神授。所以,古代的君王又自称天子,上天之子,与人子相对,从出身上就高人一等。
如果要细究下去,像凤鸟,神剑,这些形象的出现,本身就有神秘色彩,就有象征意义。
真正把颜真卿楷书写出水平的是井上有一,中国书法家对此应该感到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