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家人
广东地区人群的来源,一直存在本土广府人和外来客家人的差异,本地人和外来人为了各自的生存需求,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宗族文化意识,并一直传承至今。由此造成某一村落,甚至是某一个镇县的居民,出现了单一姓氏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格局。
在河源市连平县人群中,黄姓是第一大姓氏,不仅遍布辖下的各个乡镇,还广泛扩散到了河源市的其他区县。
根据家谱记载,这一支集中于河源市的黄氏家族,祖先是江西庐陵人,后因任职广东留居河源市龙川县。其中一支迁徙到连平县的忠信镇,通过二三十世代的繁衍,现今已经成为人口规模数万的当地大族。在汉族内部人群的细致分化上,他们属于客家人族群。
客家人主要指秦朝时期参与征服诸越的秦人军队及其家属,历史上历次衣冠南渡从中原抵达江淮地区,并进一步南迁到岭南地区的人群。他们现今主要分布在广东及其周边省份,并有一部分伴随着“湖广填四川“、“下南洋”的移民事件,进入了川渝和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但近年来通过对客家人父系基因的研究,发现这一人群的祖先并不都具备中原出身的背景。他们的源流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包括岭南土著人群,江淮流域南下人群,中原衣冠南渡人群。
出身于河源黄氏家族的黄先生,在接受父系基因溯源检测后,对于自己的祖先属于客家人中的哪一类起源,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此他赞助了诸多和自己有着共同父系基因的检测样本,以寻求解开祖先的起源之谜。赞助样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河源当地的黄氏宗亲,通过这种检测来对应家谱的记载世系;另一类为彼此之间共同始祖生活年代较远,不同姓的诸多样本,根据这部分人群的分布,来观测祖先的起源和迁徙路径。
2:一个客家人的溯源之路
黄先生的早期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约8000年前的C—F845类型,是仰韶文化人群重要的组成部分。
C—F845的后代在中国有过十分广泛的迁徙扩散,几乎是以网状辐射形态,从中原往全国各地发展,尤其是在现今的西南和华东地区。
黄先生直系祖先这一支,在追溯到大约6000年前的那位祖先后代中,存在两个古人DNA数据,两者都生活在秦汉时代,一个发现于山东淄博古墓,一个发现于甘肃黑水国遗址。根据两人的常染色体成分结果,可以确定前者属于山东定居人群,后者居住在华东地区,属于被派往河西走廊的戌边将士。
再综合其他相关古DNA,以及大约6000年前这位祖先现存后代的分布来看,黄先生直系祖先的早期迁徙,经历了从华北到华东的路径。至少在商周时期,他的祖先就已经居住在山东地区了。
西周和春秋时期,黄先生的直系祖先和多个旁系祖先群体,出现了从山东南下江浙的再一次重要迁徙,不过仍有一些分支族群留在了北方。表明这一阶段的南迁,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整个族群集体的决议和安排。
通过史料的查询,山东人的主要南迁事件,是从永嘉之乱的衣冠南渡开始,在春秋时期并无大量人群南迁的直接信息。但我们还是可以搜寻到一个可能的线索,那便是越国对山东地区带来的影响。
越国雄主勾践在打败越国后北上争霸,据有了山东的部分地区,并建都于琅琊。因此有可能是越国的往北扩张,推动了黄先生的直系祖先和多个旁系祖先群体,做出了南迁的选择。
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另一种可能性是山东地处黄河下游,长期的水患促使一部分人群南迁。但不论促使南迁的真实原因为何,黄先生的溯源论证已经达成了第一阶段,他的祖先的确是来自北方中原地区。作为案例,同时也为一部分客家人的确拥有中原祖先背景,提供了基因研究上的证据。尽管黄先生家族的南迁时间,早于普遍认为客家人南迁的时间线,但从家族的迁徙源流来说,他们也当被纳入中原客家人的范畴之内。
3:徘徊江南之后,再度南迁
黄先生的直系祖先中,明确从北方迁徙到江浙地区的具体祖先,在父系基因上被标记为C—MF65426,他生活在春秋早期。现今他的后代全部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以浙江最为集中。
C—MF65426集中于浙江地区的各个分支姓氏家族,可追溯的始祖生存年代,全部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表明在春秋南迁江苏后,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分支姓氏家族都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家族人口规模上的瓶颈阶段。
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在于南迁后他们在新的生存地,受到了当地本土族群带来的压制,能获取的生存资源十分有限。在永嘉衣冠南渡后,他们甚至受到了中原南迁士族群体带来的生存压力,只能选择南下浙江。
但通过在江苏地区数百年的发展积累,实力虽然不敢望士族之项背,但多少也积攒了一些家底,这保证他们在进入浙江后,凭借积累的家底获得了新一轮的发展机会,并迅速站稳脚跟,进而形成了他们现今主要盘踞于浙江的分布格局。
黄先生所属的河源黄氏家族,及其旁支河源冼氏家族,两者的共同祖先可追溯到大约940年前,大致对应宋朝时期,是C—MF65426后代中唯一南迁岭南地区,形成真正客家人的分支族群。
在通过赞助他人检测样本,完成祖先的确是从中原南下的客家人论证后,黄先生也进行了河源黄氏家族,在父系基因谱系上的细化。
他根据家谱记载,从家族不同分支中,选择了9个族人进行父系基因溯源的检测。结合3名自行做父系基因溯源检测的河源黄氏样本数据,共同构成了始祖可追溯到大约780年前,父系基因标记为C—MF38536的河源黄氏家族。
这12名成员现今大多数分布在河源市连平县,少部分居住在河源市境内的其他区县。他们在父系基因谱系上的所属位置,家族始祖生活年代大致对应宋末—元朝时期,都跟家谱记载完全吻合。
通过基因溯源,黄先生厘清了自己祖先数千年来的发展迁徙历程,加之还发现了同根同源的多个古人,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和凝视,这给他的寻根之旅带来了无限的热情和信心。
同时也不免值得让人感慨,祖先艰苦卓绝的辗转迁徙,终将家族繁衍至今,是何其的辛劳不易。不过在我们梳理清楚了自己家族清晰的历史之后,对于自身和祖先们,又不啻是一片深沉的欣慰。
“敬天法祖”是植入中国人文化深处的信仰之一,诚如文中所写的黄先生家族那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到底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