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学 | 八大山人作品 ( 二 )

随院 艺术STUDIO 2024年11月02日 21:27


图片

下面是八大山人在各地博物馆的馆藏作品。

此件作品为朱耷晚年创作。所书的这首七言律诗乃明代王世贞所作,原题为“喜肖甫中丞开府吴中”其二。“中丞”为巡抚的别称。此诗是王世贞为友人官拜巡抚,恭贺誌喜而作。原诗收入《四库全书·弇州山人四部稿》卷41,两相对照,诗句互有出入。原诗为“当时七子大名齐,谁似金瓯出御题。摇笔江南开雨露,挥鞭海外卷虹霓。张公政就真堪乐,蜀国弦调自不凄。倘许元戎过小队,新庄亦号浣花溪。”

朱耷将篆书笔法融于行草书中所形成的独特书体,在清初书坛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多藏锋运笔,点划圆融,转换轻便,章法布置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于均衡与工整当中呈现出奇特、险怪、夸张的艺术特色。线条的运用和章法的分间布白与其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朱耷《行书弇州山人诗轴》 纸本行书 200.9×7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當時七子才名大,誰似金甌出御題。搖筆江南開雨露,揮鞭海水卷虹霓。張公政就民堪乐,蜀國弦調聽不淒。倘许元戎過小隊,新庄亦字浣花溪。



图片《书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轴》纸本行书 167.5×85.5cm 乙酉(1695) 南京博物院藏

释文: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阨闾 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 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 羞愧俯伏,以自侮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漏“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 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世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 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漏“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 穷阨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楼“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 足为公荣;桓圭衮裳(误为“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 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 人。其言以快恩雠、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 为何如(当为“如何”),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漏“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误为“疑”), 垂绅正笏,(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漏“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 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漏“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 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图片朱耷《草书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七绝诗轴》草书 177×45.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到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图片朱耷《行书题画诗轴》纸本行书 123.7×49.8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汉去昇平乐,柏梁台上人。六花谁受简,七字总宜春。


图片朱耷《草书题画诗轴》纸本草书 123.9×47.2cm 首都博物馆藏

释文:月川一以渡,山书一以启。潮头望杨子,湖上此焦尾。


图片朱耷《草书七绝诗轴》纸本草书 151.5×41cm 北京市文物商店藏

释文:钧天紫气结为城,足踏云霞当地行。更向森罗台外转,下方闻得步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