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度与徐悲鸿、齐白石齐名,苏联报刊称他为“人民艺术家”

尚道书画院 2024年12月14日 12:18

图片

图片

   “古人不求名声,不较胜负,不恃才智,不矜功能,故通体皆是道义。” 宋代大儒陆九渊这段话,正可以作为画家吕凤子的精神写照。

       吕凤子(1886~1959年),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艺术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发轫者,“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20世纪,他一度与徐悲鸿、齐白石齐名,在美术界有“东方的米开朗基罗”之称。张大千曾说:“他的才华真高,但是他的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可以说已经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要是他稍微重视一点名利,他的名气就会大得不得了。”

       按照吕凤子的说法,他一生做了三件事,其一是画画,其二是办学,其三是教书。

1/挥毫泼墨 为国为民

图片

《浩歌独往图》 吕凤子作

       吕凤子15岁中秀才,早年有“江南才子”之称,后进了两江师范图画手工科,师从著名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李瑞清。当时学校的素描教学是由日本人传授的,这与欧洲的学院派素描有所区别。所以他学到的是重视线条的“日式素描”,与中国传统的线描颇有共通之处,这对于吕凤子“以线为主”的画风奠定了基础。

图片

       吕凤子的绘画作品常用高度夸张形式的“凤”字落款,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在我们观赏整幅作品时,非但不会显得突兀,还成了点睛妙笔。

图片

《四阿罗汉》吕凤子作

       抗战时期,吕凤子怀着无限悲愤的心情画了《流亡图》、《纤夫图》和《如此江山》等尖锐辛辣的作品。当这几幅画在苏联展出时,引起观众一致赞誉,苏联报刊称他为“人民艺术家”。他还凭借《四阿罗汉》在抗战时期举办的一次美展中,获得唯一的金奖。吕凤子对于罗汉形象的钟爱,源于罗汉“心怀慈悲、渡世悯人,救世人于水火”的精神化身。同时,也表明他对动荡时局的不满。

图片

毛主席馈赠吕凤子的毛毯

       当时,革命家黄齐生从贵阳逃难到重庆。吕凤子不怕牵连,聘请黄齐生为文史教授。黄齐生与董必武、周恩来、郭沫若、王若飞、黄炎培、陶行知等接触频繁,常向吕凤子传达抗战形势与民主团结运动的新信息、新思想,吕凤子每每听后十分兴奋。当黄齐生将去延安时,发动师生作书画数百幅,他本人也画了若干幅,交由黄齐生带到延安分送。毛主席见到这些画,十分赞赏,后来黄齐生返渝时,还托他带一条延安毛毯给吕凤子。

图片

《罗汉图》吕凤子作

2/毁家办学 服务社会

       在吕凤子的一生中,先后有三次“毁家办学”,也就是把家里所有的财物变卖,全部用于办学。早在1910年,他就到上海创办了神州美术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所美术专科学校。

图片

吕凤子《负薪者劳动人墨迹》

       有感于自己的母亲40岁才开始读书,吕凤子于1911年自费创办正则女子职业学校。他知道对当时的社会而言,讲高深的艺术并不能挽救社会,所以他就办职业教育,教女子蚕桑、刺绣,使她们在学了这些技艺以后能够服务于社会。

图片

吕凤子 《天涯芳草》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吕凤子带领妻子和儿女及部分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重庆,在偏僻的璧山创办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璧山远离重庆几十公里,没有重兵把守,经常发生抢人事件。有一天夜深人静,一群强盗将吕凤子家中的财产一抢而空,还将赤脚的吕凤子绑起来走了两百多米。旁边的驻军知道后,高举火把追赶抢匪。抡匪们在慌乱中四处逃窜,吕凤子才幸免一难。他哀叹道:“没有国,哪有家?国破家亡,此恨难消!有些人不参加抗战,却乘人之危抢劫,令人痛恨。”

图片

吕凤子 《快乐老农》

       1940年春季,张大千专程来璧山看望吕凤子,谈到办学,张大千知道吕凤子缺乏资金,就劝他不要自找苦吃,还是卖画谋生。吕凤子却说:“矢志办学,吾意决矣!”张大千见他态度坚决,遂助他到成都举办个人画展。画展一鸣惊人,成功筹款五六千元,吕凤子一分钱未留,全部作了办学经费。张大千感动地说:“吕凤子人品高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心办教育,为人师表。”

图片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吕凤子的信

       1941年,为感谢美国总统罗斯福援华,国民政府邀吕凤子为罗斯福创作《罗斯福像》,祝贺其连任。罗斯福总统来函致谢,并捐赠两千美金,支持吕凤子办学。

图片

吕凤子 《倚松罗汉》

       抗战结束后,学校迁回丹阳,吕凤子把苦心营建的223间校舍连同设备和仪器等,全部无偿地赠送给当地璧山政府留作办学用。

图片

       钱松喦之女钱心梅曾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对现代画家中最推崇的就是吕凤子先生。说他画品极佳,人品极佳。”为此,钱老把自己唯一学画的女儿送到丹阳正则艺专,还亲自将女儿送到学校门口,此时正好看到吕凤子走出来,钱老就对他女儿讲:“这是吕凤子先生,我们上前去请安吧。”

图片

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吕凤子从事教育工作前后长达五十年,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培养了如朱德群、吴冠中、李可染、刘开渠、王朝闻等一大批当代中国美术大家。他曾免费教徐悲鸿学素描,并被徐悲鸿尊称为老师,后又推荐徐到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

图片

吕凤子 《我自心情胜少年》

       他还先后在两江附中、宁属师范、常州五中、武进女师、长沙四师、扬州五师、镇江六中、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大学、私立上海美专、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术系、苏南文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任教,同时担任了不少教育行政职务和与美术相关的社会职务、学术职务。

图片

吕凤子 《惜春》

       在他晚年所有的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1957年参与江苏国画院的筹建工作。这一参与不仅对他个人极为重要,对于江苏美术事业的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他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撰述的《中国画研究》一书,是根据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积累和研究成果而作的画学总结,将数千年中国画的基本原理、特征、方法等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剖析,是一部带有个人创作和研究经验总结性质的美术理论著作,为新时期“江苏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片

       吕凤子晚年精心刻制了“而今乃得生之乐”,“老子犹龙”两枚印章,作画时钤在画上,以彰其志。虽晚年多病,患有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但北方的友人请他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作画时,吕凤子亦欣然提笔挥毫,一一画好寄去。1959年12月20日,吕凤子病逝于南京,享年73岁。